-
26位省委书记、省长谈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在2020年9月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2022-01-18 18:19: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645.html -
九部门开启气候投融资试点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生等九部门决定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并组织编制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2022-01-18 11:36: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639.html -
吉林政府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2022-01-18 10:54:1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636.html -
生态环境部公开征集各领域碳排放管理典型案例
1月14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集碳排放管理员系列培训教材编制工作所需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开征集碳排放管理典型案例,范围包括电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航空运输、轻工、纺织、煤炭、机械、建筑、交通、物流、商业等行业和领域2022-01-18 21:05:0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635.html -
我国首个房地产建筑业碳中和指数正式发布 指数为43.5
当前房地产行业仍持续下行、房企债务违约事件不断,市场信心跌至谷底。与此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工作紧锣密鼓有序推进,可以预计在未来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双碳目标都将是我国重要政策导向。2022-01-15 18:28:1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628.html -
加强绿氢、储能、光伏等技术攻关 央企“双碳”工作路线图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2月30日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在备受关注的“主要目标”部分,《指导意见》明确2022-01-15 17:27:1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614.html -
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划重点:严控“两高”项目,深化低碳城市试点
2022年,生态环境部将研究制定“两高”行业环评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此外,还将深化低碳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城市试点工作。2022-01-10 20:51:2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97.html -
碳达峰・碳中和移动大讲堂中国行(上海同济站)顺利开班!
2022 年 1 月 8 日上午,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碳中和专委会)、同济科技・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管理)主办的――聚焦峰和,‘碳’索未来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嘉宾论坛暨高端研修班”(以下简称“双碳研修班”)在上海・同济举办开班仪式。来自政府部门、控排企业、新能源企业、相关高校等近百人相聚同济,共同探讨学习“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思路、主要目标2022-01-15 21:32:3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94.html -
碳达峰・碳中和移动大讲堂中国行(上海同济站)顺利开班!
2022 年 1 月 8 日上午,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碳中和专委会)、同济科技・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管理)主办的――聚焦峰和,‘碳’索未来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嘉宾论坛暨高端研修班”(以下简称“双碳研修班”)在上海・同济举办开班仪式。来自政府部门、控排企业、新能源企业、相关高校等近百人相聚同济,共同探讨学习“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思路、主要目标2022-01-10 19:15:4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93.html -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1月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汇报了2021年工作进展和2022年工作考虑,司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和各处处长发言,司长刘德春主持会议并作总结。2022-01-08 19:05: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