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完成能效考核
近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2025-04-07 20:07: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819.html -
高性能制氢装备突破规模化商用难题
2024年,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陶华冰带领团队研发的质子交换膜制氢电解槽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批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成功走向市场。2025-03-08 16:11: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605.html -
在手订单超2亿元,全固态锂电池商业化进程加快推进
生产线上,智能化设备与工人高效配合;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测试着电池的性能指标……当前,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纯锂新能源”)正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加快推进全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进程。2025-02-24 14:19:4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430.html -
“水变氢”新突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
氢能是关系国家未来的重大新兴产业。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气需求将达到约1亿吨,其中大部分来源于绿氢。然而,在绿氢产业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PEMWE),面临催化剂性能问题的挑战。2025-02-19 17:41:0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400.html -
用“淀粉”做负极,钠离子电池性能更好
你能想象吗?通过化学反应,淀粉或许可以成为电池的一部分。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成猛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利用酯化改性后的淀粉,通过低温氢气还原和高温碳化反应制备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硬炭,相关论文发表于储能领域顶级期刊《储能材料》。2022-10-20 15:11:0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60.html -
电池科学领域的“基因组计划”
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在高温天气下会有怎样的变化?天气寒冷情况下又如何呢?2022-10-20 15:04:3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55.html -
大唐华北院移动式储能/新能源并网检测装置成功交付
近日,广州智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电气技术”)为大唐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研制的移动式储能/新能源并网检测装置完成出厂试验,性能优异,正式下线。2022-10-20 15:03:0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54.html -
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性能关键要素分析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各大汽车产商和研发机构的重点研究对象。2022-10-20 14:43: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45.html -
碳标签认证
碳标签认证,你了解多少?碳标签是国际认可的绿色产品标志。在欧盟、日本等国家及地区,通过使用碳足迹标识来证明产品的环保性能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关于碳足迹标识的强制要求2022-09-11 12:19: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60.html -
美国能源部资助上亿美元支持变革性能源技术研发和部署
近日,美国能源部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宣布在“有应用潜力的领先能源技术种子孵化”(SCALEUP)主题研发计划框架下资助1亿美元,旨在强化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2022-01-15 17:44: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