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禹胜:负荷侧应参与到系统平衡中来
新能源并网主要牵扯到消纳问题,当就地不能消纳需要外送时,就涉及输电网能不能支撑的问题。另外,还要考虑整个电力系统的备用电源容量能不能弥补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如果没有灵活的发电备用,当风力突然大幅度减弱时,系统中的功率平衡就被破坏了。2017-07-20 11:46:4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834.html -
【悖论】可再生能源革命正在破坏全球电力市场?
清洁能源的三个特点――需要政府补贴、发电不稳定性以及边际发电成本趋于零,都意味着全球从化石能源迈向清洁能源的道路不会平稳。政府补贴扭曲了市场,不稳定发电意味着对传统化石能源产能的持续依赖,趋零的发电成本则颠覆了传统电网公共事业的商业模式。如果只看到清洁能源技术的逐年进步与单位成本的逐年降低,而无视传统电网不可能旦夕更新、化石能源也无法在朝夕间被替代的事实,就可能落入清洁能源的悖论中。2017-02-28 13:36:0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084.html -
广东发布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 公交车电动化成必然趋势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所以节能减排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近日,广东省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厅联合下发《广东省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2017-02-26 13:18:0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039.html -
节能与环保兼得,空气能采暖告别冒黑烟时代
近年来,持续的雾霾问题把传统高污染的采暖方式又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拆除燃煤锅炉,采用清洁无污染的采暖方式成为民众和政府共同呼声。北方农村由于没有集中供暖,燃煤成为最普遍的采暖方式,从而每到采暖季,村庄上空都黑烟滚滚,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在雾霾较为严重的京津冀、山东、东三省等北方地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居民使用清洁采暖,并对改造的居民给予了一定的补贴。2016-11-22 13:22:2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9718.html -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人类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基于此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6-09-06 10:41: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9433.html -
绿色节能建筑领域18项高科技
建筑内保温致命缺点是无法避免冷桥,容易形成冷凝水从而破坏墙体,因此无论是从保温效果还是从外饰面安装的牢固度和安全性考虑,外墙外保温及饰面干挂技术都是最好的外墙保温方式。2016-04-08 17:01:2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9189.html -
大连破坏环境行为难逃“空中之眼”
遥感技术在大连生态环境监管中已经有了全新的应用与探索。挖沙破坏海岸线、劈山毁林……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会难逃天眼。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学一做”工作要求,市环保局党组在市环境监测中心召开环境质量分析现场会。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张勇、副主任包艳英分别介绍了高分遥感数据监测情况和大连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运行情况。2016-04-06 15:39:2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9154.html -
深圳滑坡反思:建筑垃圾的善与恶
近年来,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而这些建筑垃圾大部分都未经处理,难以降解,一方面占用大量土地,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如不及时制止这种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行为,会让这些垃圾堆越堆越大、越堆越高,加之这些垃圾堆都是松散堆放,又极易引发建筑垃圾堆滑坡,给周边居民和区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2015-12-22 15:09:1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8515.html -
重庆荣昌建成重庆首例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厂
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被填埋之后,就没用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只会破坏环境?最近,在距离重庆荣昌城区3公里外的红岩坪社区,有了新的答案:垃圾填埋场气体能发电!2015-12-22 10:57: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8482.html -
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实现节能环保
随着城市现代化改造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产量日趋加大。而这些建筑垃圾大部分都未经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甚至直接向河流、湖泊、池塘倾倒。如此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不说,还存在破坏生态、侵占土地、污染水源、影响市容等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如何科学处置建筑垃圾,已成为政府社2015-12-05 18:25:4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