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完成能效考核
近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2025-04-07 20:07: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819.html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2024-11-01 16:20: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221.html -
碳排放核查管理进一步趋严
碳排放数据是保证碳交易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上海市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工作,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2024-10-31 14:45:3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67.html -
碳核查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做碳核查
为什么需要做碳核查呢?举个例子,如果企业自己或者通过咨询公司计算出了碳排放并提交给政府主管机构(碳盘查),政府主管机构如何能够确定企业自己提供的数据是准确的呢?为此,政府需要指派一家政府信得过的第三方机构去企业,对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再次确定,这个业务就是碳核查。2022-09-12 15:56:2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80.html -
山东省花1070万元招标采购第三方碳核查服务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度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及管理审核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济南市经十路5777号金域中心A座20层2004室。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05-16 09:3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2022-04-27 15:48:0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24.html -
虚假碳排放报告案件通报!
7月1日,内蒙古生态环境厅发布一则虚假碳排放报告案件通报。通报信息显示,有群众信访举报,2020年12月3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委托的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将2019年排放报告中部分内容篡改后,虚报给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委托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2021-07-04 16:23:3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26.html -
田延军
山东亚华低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碳中和综合服务商,秉承“绿色低碳赋能用户发展”的使命,打造“智能+低碳”的碳管家云服务平台。公司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服务体系,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四体系认证,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国家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评价机构、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机构、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第三方评价机构2021-05-24 14:51:1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12.html -
省厅召开年度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动员部署暨能力建设培训会
5月8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全省2020年度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动员部署暨能力建设培训会,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王华及12家核查机构代表计40余人出席。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江苏省2020年度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工作正式启动。2021-05-22 16:39: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83.html -
光伏+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8日,国检集团与索比光伏网联合在北京举办光伏+建材"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讨会,就能源规划、光伏+建材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探讨、用于碳抵消的各种光伏发电项目、碳中和评价标准、CCER自愿减排项目第三方的开发与核证、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等内容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2021-05-21 13:35:2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68.html -
光伏+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8日,国检集团与索比光伏网联合在北京举办光伏+建材"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讨会,就能源规划、光伏+建材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探讨、用于碳抵消的各种光伏发电项目、碳中和评价标准、CCER自愿减排项目第三方的开发与核证、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等内容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2021-05-21 13:32: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