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用户名: 密码:
碳中和招标网 碳中和人才招聘网
网站导航    网站首页 > 关键字:获突破
  • 低成本制绿氢技术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带领的团队在电催化全分解硫化氢制氢和硫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电子介导对驱动的离场电催化技术。
  • 中国煤气化制氢技术应用获突破 达行业先进水平

    记者7日从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炼化”)获悉,位于广东惠州的中国首套采用E-Gas技术煤制氢联合装置已连续平稳运行超270天,累计生产氢气超5.5万吨,我国煤气化制氢技术应用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 全球首创“煤制乙醇”,清洁能源再获突破

    17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陕西延长集团在京宣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陕西延长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已打通全流程,生产出合格的无水乙醇,目前该装置已平稳运行两个月。这是继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技术之后,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化技术应用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我国煤化工技术和装备研制获突破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日前介绍,我国现代煤化工已实现从示范到产业化发展。煤炭直接液化、煤炭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气化、煤制乙二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取得突破。
  • 石墨烯涂层模具研发获突破

    时下热门的新型材料石墨烯应用近日在青岛高新区实现了新的突破:石墨烯涂层热挤压模具的成功研制给模具穿上了光滑的“外衣”。用它生产出的镁合金热挤压件光泽度和产量大大提升。从此,模具不再是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成本降低、技术提升,国内镁合金产业也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 超级电容制备技术获突破 龙头企业迎机遇

    中科院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任文才团队合作,通过掩膜版协助一步过滤法制备出具有叠层结构的二维黑磷烯与石墨烯复合微电极。
  • “电改”辅助服务获突破 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保供热、保供电、减弃风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高寒,供热期长,供热机组占火电机组容量超7成,供热期系统调峰能力有限,在冬季电网低谷时期,如春节期间,调峰缺口可达600万千瓦,电网低谷调峰存在困难,东北冬季一度出现二十多家火电厂单机供热现象,供热风险不容小觑。在电网消纳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电厂可靠供热,东北地区在冬季曾普遍采取弃风等方式。此外,发电设备大量闲置,火电机组长时间低效运行,经营堪忧。
  • 技术屡获突破 石墨烯产业商用望提速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突破多重技术难题,研发出了新型石墨烯基高能量度锂离子电容器技术,有望尽快用于轨道交通领域。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石墨烯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工业原材料,为石墨烯走向产业化应用再次背书,未来十年石墨烯的产业规模将达万亿元。受益产业景气向好以及技术突破,A股市场石墨烯概念有
  • 甘肃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获突破

    自“凹晶材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的集成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以来,经过半年多的实验和完善,科技人员日前成功解决了从土壤中分离的凹晶材料中的重金属收集,同时实现凹凸棒的活化和水的循环利用问题,既避免了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二次污染问题,又降低了治理成本。
  • 特高压直流套管关键技术研究获突破

    11月17日获悉,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特高压直流套管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成功研制了±1100千伏/5455安特高压直流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穿墙套管样机和±500千伏/2800安直流换流变套管样机,研究成果可全面提升我国超/特高压直流套管设计和制造水平,对于实现超/特高压直流套管的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12下一页尾页

216条数据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