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目前正在顺利实施中,这一改革引起国际各界高度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彭博社、《国际税务》等主流财经媒体,普华永道、基德等国际大型会计法律咨询公司,以及各国知名财税专家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6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两会”政府报告等重要场合反复强调一项硬要求:全面实施营改增后,“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仅营改增一项,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实现国务院确定的政策目标。
营改增2016年全年减税规模超过5000亿元,这对企业降成本可以说是真金白银的帮助。企业是微观经济中的最基础性“细胞”,承担着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等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性任务。在国际经济增长趋缓、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巨大压力的背景下,尽管近期我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就业和居民收入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这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营改增对企业“放水养鱼”。
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说:“善赋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叶,而培其本根;不善赋民者,譬剪韭乎!日剪一畦,不罄不止。”在这意义上来讲,总理用5000亿为企业“薪其枝叶”,就是在为中国经济“培其本根”。从就业等侧面来看,也体现了“善赋民者”的民生情怀。
经济增速回落的危害性并不是宏观数据的“很难看”,而最为可怕的是导致众多实体经济和企业倒闭、裁员,无数家庭失业甚至破产。《大失业――萧条时代与民众幸福生活保卫战》一书指出,失业仍然是政府和国民最大的烦恼。失业是一种灾难,……以及更多难以言说的苦衷和困境。书中描写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失业情况――“牛仔硬汉”遭遇“失业休克”,这些人像被恐慌攫住了一样,白天疯狂地去找工作,夜里在烦恼中沉沉睡去。这让人唏嘘不已,更是在启示我们,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保持企业活力,是让民众“有活干、有钱挣”的基本前提。
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钱挣”,即实现就业情况总体稳定、居民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事关万千百姓的最根本性民生福利,更是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说到底这也是追求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之一。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就业增长主要取决于其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而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显著回落,却出现了就业和居民收入平稳加快增长的“经济悖论”,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次国际社会总结的――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营改增展示了中国财税部门高效的执行力,不仅直接降低了企业税收负担,而且助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稳增长和市场增活力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日子普遍困难,营改增让这些企业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数据显示,2016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有效保证老百姓“有活干、有钱挣”的基本面。
另一方面,营改增激活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尤其是服务业成为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科技部获悉:自2016年以来,我国众创空间数量超过4200家,与3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形成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服务创业企业和团队超过40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近1000家,提供180万个就业岗位。
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常可占全部就业人员的70―80%。我国营改增试点后,第三产业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12年的52.6%提高到2015年的56.6%。而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以来,新增试点的金融、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增加了53万纳税户。
这些数据都告诉我们,创新企业、中微小企业、初创企业对税负极为敏感,营改增必将大大提升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专家普遍认为,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更多新的就业增长点,为促进就业创造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正是如此,本届政府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压力下,却还要减免5000多亿来反哺企业,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和深谋远虑。李克强总理对此说的很直接:“为企业减免税负可能会暂时减少财政收入,但却可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是‘放水养鱼’,长久来看是在涵养税源。”
税制改革的每一步,都在彰显国家治理的新高度。总理用营改增减税5000亿元来为企业“薪其枝叶”“培其本根”,相信共和国经济之树必将枝繁叶茂、根深长青。
关键字: 营改增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