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的企业提供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正推动水环境治理行业加速进入没有技术和模式创新基础的“伪成熟期”。
“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政策将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保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治理行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一时间,各类传统水务企业、建筑企业等以“五花八门”的方式蜂拥而入。
在众多参与者蜂拥而至的趋势下,水环境治理行业真的美好吗?笔者相信现有及未来一个时期的产业政策是将行业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引导,但如果各方因素使得地方政府和参与企业两者不会做、做不好、不好做,那么行业的良性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1地方政府的“不好做”体现在很难从需求出发,而是选择利益平衡
在我国,由于PPP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刚刚起步,经验欠缺、单位成本较高,会存在“不会做、做不好”这两个问题。但是,随着治理模式成熟,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但“不好做”的问题,则对政府、参与企业以及水环境治理行业十分不利。在现阶段十分普遍,挑战更大。
政府层面的“不好做”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是PPP模式缺乏专门的立法,只有部委和地方相关政策文件对其进行规范,效力层级不高,系统性不强。这就使得PPP项目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
二是诸多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尤其是投资金额较大的项目,从酝酿识别阶段开始,就有很多环保/非环保公司、建筑公司等参与者介入进行角力。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很难从需求角度出发,考虑当地需要什么样的供给才能使项目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摇摆不定、比权量力的过程中,政府最终的选择大多是利益平衡,而非真正满足项目需求。
比如,一个大项目一般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在运作,地方政府选择参与企业的出发点往往是看哪家企业商务关系好、得罪谁的负面影响最小、谁承诺的条件优厚,而不是谁能把项目做优。
2参与企业业务同质化严重,舍本逐末
企业层面的“不好做”主要体现在业务的同质化和舍本逐末两个方面。
细数国内水环境治理领域主流和非主流的企业,其业务类型、业务模式,乃至推介话语体系基本相同,几乎全部以“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环境综合服务商”定位;几乎全部具有“融资、设计、建设、运营”产业链全覆盖优势;几乎全部都有几个“全国/全球第一”的项目或设备。
且不论真实的水平和美好的愿景之间有多大差距,当自身和竞争对手同时具备上述属性时,水环境治理企业其实并没有“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而同质化的企业提供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正推动水环境治理行业加速进入没有技术和模式创新基础的“伪成熟期”。
迈克尔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必须在欧盟2026年碳边境税开始之前实施碳定价和碳税。” 2024-07-20 15:44:27
- 丹麦2030年起征收牲畜碳排放税,与农业减排关联紧密 2024-07-20 15:42:51
- 还有一年半时间,中企加快应对欧盟碳关税 2024-07-20 15:40:14
- 国际能源署:向“高排放”征税 补贴新能源车! 2022-10-20 14:20:07
- 新西兰计划从2025年起征收农业碳排放税 2022-10-20 14:19:01
- 马来西亚拟引入碳排放税 助力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 2022-10-20 14:17:58
- 智库报告:钢铁行业宜加快低碳转型应对欧盟“碳关税” 2022-09-28 14:09:35
- 泰国计划出台碳排放税 2022-09-28 14:07:15
- 欧盟碳关税或2025年开征,将大幅增加这些产业的出口成本 2022-05-19 15:56:53
- 碳关税文本欧洲议会的环境委员会投票通过 2022-05-18 11: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