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8年的到来,一大波环保新法新政从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包括全国开征环境保护税、实行《核安全法》等。对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保护部表示,由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来承担赔偿责任,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有助于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
尽管实施了“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但环境违法大案依然屡屡发生。如在2017年发生的祁连山系列环境污染案、中铝兰州污染事件等,对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危害。根据《宪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但是在矿藏、水流、城市土地、国有森林、草原、滩涂等自然资源受到损害后,现有制度中缺乏具体索赔主体等规定,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于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并从今年1月1日在全国试行。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研究室主任齐霁说,以前我国企业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现有的法律制度体系内缺乏一套制度来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试行,通过赋予省市两级政府作为辖区内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权力人的职能和职责,在生态环境损害发生时,代表辖区内的自然资源权利人去进行有关损害赔偿的磋商或诉讼,正式弥补了现有法律和制度上的一项空白。
据调查,我国至今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案例约有500多件,覆盖了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等污染,每个领域都有一定数量的案例,为试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根据改革方案,在三种情况下一定要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一是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二是发生在国家公园、饮用水源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三是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后果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
“第三条款的解释权留给了省市一级政府,他们可根据本地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来设计具体启动标准等。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也可启动损害赔偿磋商或诉讼。”齐霁说。
损害后就要拿出真金白银来修复,齐霁说,试点方案鼓励建立相关的财政专户,鼓励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以及其他社会化分担机制。国外比较通行的办法是成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目前贵州在做相关尝试;还有是将赔偿与环境污染责任险结合,或与其他社会化分担机制结合,“现在这些方面还属空白,在新的改革方案中,各省应根据本省经济发展状态去实验,去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资金问题”。
很多生态环境损害事件的鉴定评估、赔偿和修复都需要很长时间。比如半个世纪前的美国“拉夫运河事件”,修复花了24年;1989年发生的“埃克森石油泄露事件”,导致40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齐霁说,我国在推行该制度时,也将会遇见类似情况。“但这项制度改革最本质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的程度越高,有关企业等付出的成本也会越高。”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