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司长孙群在2018年2月27日上午举行的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一季度政策解读辅导现场针对环保税税收优惠情形以及需满足条件做了详细解读,以下是辅导现场实录整理的相关内容:
1.免征情形(5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规定:
(1)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三十的,减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环境保护税;
(2)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五十的,减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环境保护税。
1.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二条规定的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纳税人享受免税的,应符合的条件有:
一是纳税人主体是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
二是排放相应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应该按照环境保护税法第五条的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
一是纳税人主体是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纳税人。
二是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符合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三是浓度值符合规定。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所称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是指纳税人安装使用的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当月自动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浓度值的小时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数值或者应税水污染物浓度值的日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数值,或者监测机构当月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浓度值的平均值。
依照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减征环境保护税的,前款规定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浓度值的小时平均值或者应税水污染物浓度值的日平均值,以及监测机构当月每次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浓度值,均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另外,在计算上应按照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应当对每一排放口排放的不同应税污染物分别计算。
环境保护税纳税人享受减免税不需要事前办理备案手续。如地方税务机关无特别要求,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纳税申报的同时完成减免税申报。但纳税人应当保留减免税相关证明材料备查,如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资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自动监测和委托监测数据等材料。

1 环保税的税收减免有哪7种情形?
1.免征情形(5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二条规定:
(1)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2)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3)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相应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4)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
(5)国务院批准免税的其他情形。
2.减征情形(2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规定:
(1)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三十的,减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环境保护税;
(2)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五十的,减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环境保护税。
2 纳税人要享受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二条中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免税和第十三条规定的减税优惠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1.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二条规定的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纳税人享受免税的,应符合的条件有:
一是纳税人主体是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
二是排放相应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应该按照环境保护税法第五条的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
2.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纳税人享受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减税的,应符合的条件有:
一是纳税人主体是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纳税人。
二是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符合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三是浓度值符合规定。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所称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是指纳税人安装使用的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当月自动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浓度值的小时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数值或者应税水污染物浓度值的日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数值,或者监测机构当月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浓度值的平均值。
依照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减征环境保护税的,前款规定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浓度值的小时平均值或者应税水污染物浓度值的日平均值,以及监测机构当月每次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浓度值,均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另外,在计算上应按照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应当对每一排放口排放的不同应税污染物分别计算。
3 纳税人享受税收减免需要事前备案么?需要提交哪些涉税资料?
环境保护税纳税人享受减免税不需要事前办理备案手续。如地方税务机关无特别要求,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纳税申报的同时完成减免税申报。但纳税人应当保留减免税相关证明材料备查,如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资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自动监测和委托监测数据等材料。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