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融资方式: 债权融资
- 可承担最高利息:15%/年
- 资金使用期限:1年~2年
- 可提供风控:抵押
- 抵押物类型:有价证券
- 还款来源:销售回款
- 融资用途:项目生产运营流动资金
项目描述
【项目简介】
1、公司简介
公司于2016年11月16日注册成立,并于当日通过司法淘宝网以2200万元价格拍得四川葳孚润滑油有限公司的所有资产,并取得四川葳孚润滑油有限公司所有安评、环评及政府的各项批复文件,及葳孚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现广安永和润滑油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10亩(73906.35m2),总建筑面积达11783.38m2。已建成六层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为3268.64m2,两栋宿舍楼建筑面积分别为2605.54m2和2069.2m2,生产车间2496m2,化验室1344m2,建设并通过验收合格原料储油罐2000m3容量5个,300m3容量成品油罐5个,150m3基础油罐22个,总储存量达14800m3,计12580吨,达国家一级油库标准(≥1万吨)。
公司投资880余万元新建一条年产10万吨全自动废矿物油提炼柴油、基础油的流水生产线,现已安装调试完毕,并通过广安市安监、环保、消防等部门验收。
2、业务简介
本项目利用废矿物油作为原料,制备合格燃料柴油、基础油,经调制和精制后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料油柴油、润滑油。
【项目优势】
1、政策优势
矿物油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利用最广泛的化工物质,但矿物油经利用后产生的废油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水质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生存环境,废矿物油已被国家列为优先管理的高危废弃化学物。在环境意识日渐高涨的今天,废矿物油去向是一直无法忽视的问题,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及节能减排已成为举国关注的大事,废矿物油再生不仅体现环境保护,更是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国家对废矿物油的再生利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规范引导废矿物油再生行业的发展。
2017年2月发改委发布第一号公告,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和服务指导目录》有税收方面,增量税、消费税全额即增即返的优惠政策,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史上最严环保法《新环保法》的出台,加强了环境监管的处罚力度。《新环保法》规定:单位产生废矿物油必须有偿(3000元/吨)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为废矿物油再生行业发展提供了严格的政治背景,此外《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的出台,表明未来动态监管还会加强,危险废物的管制也将更加规范化、严格化和精准化,监管趋严也将有利于废矿物油再生市场的释放。
政策利好,是对废矿物油再生行业的极大鼓舞,更是对废矿物油再生行业的市场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并制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前期我公司对川东地区及成都地区的调研统计,2017年废矿物油生产量达到70万吨左右。整个四川有处置能力及有资质的企业总计处置能力还不到40万吨,市场处置率严重不足。因此广安永和润滑油有限公司第一期投资10万吨废矿物油的处置能力生产线,投产稳定后一年拟投建第二条流水线,公司最终目标是年处置20万吨能力的危废处置再生产企业。以解成都,川东地区废矿物油处置的压力。
2、市场优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废矿物油无害化进行处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益发达,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的普及也越来越广泛,耗用的能源与资源也日益增多,随之产生的废物油也一年比一年增多。为节约能源与资源及人类对环保的严格要求,废矿物油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废矿物油处理处置备受关注,国家政策的不断加码使得废矿物油再生市场发展可观,难以避免的非法利益链接严重阻碍废矿物油再生行业的发展,技术上的滞后更是雪上加霜。规范废矿物油再生市场,推动和规范废矿物油再生行业的科学、有序发展极为重要。
3、技术优势
本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及生产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属现代综合性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废机油和废矿物油提炼轻车用柴油项目,经过小规模化生产的尝试,经验日渐成熟。2016年与海南省海洋油汽研究所合作,共同研究利用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油品脱色技术,经该绿色环保脱色技术精制后的油品色度达国五标准。其他如氧化安定性、酸度、残炭、灰分、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等技术指标完全能达到国标0#―10#柴油的标准,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6年12月公司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新工艺,新工艺革命性的将废机油再生行业领到新的高度,大大提升了废矿物油转化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85%以上,远远超过同行80%的转化率,并大大缩短了废矿物油再利用再生产的时间,从5-7天缩短到6-8小时,同时形成了产品的多样化:柴油、基础油、燃料油等。
融资计划书
该会员可能没有闲暇时间,没有上传融资计划书~_~
发布者

该会员可能没有闲暇时间,没留下一丝痕迹~_~
关键字: 四川某废矿物油回收再利用项目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