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流量监管是影响农村水电绿色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只要紧紧抓住生态流量这个‘牛鼻子’,就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局面。”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表示。他是在此间召开的农村水电绿色改造现场会上作这番表述的。
为推动农村水电绿色发展,水利部先后提出“有限、有序、有偿”等发展思路,组织各地开展中小河流水能资源规划修编,颁布了《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国成功创建了165座绿色小水电站,在生态改善、惠及民生、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小水电向绿色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河流生态也得以改观。据介绍,“十三五”以来,水利部组织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通过改造生态泄放设施和建设生态堰坝、生态机组等手段,积极修复河流生态。截至2018年底,共有370多条河流、1191个生态改造项目已完成改造,累计修复减脱水河段1830公里。
与此同时,农村水电绿色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田学斌举例道,目前落实了生态流量的电站还不到全国电站总数的40%,能够承担灌溉、供水、景观、生态等综合利用功能的电站明显偏少。集中运维、梯级调度、生态协同等方面没有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农村水电生态服务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针对加强农村水电生态流量监管,田学斌指出,要从完善制度标准、明确职能职责、落实监测设施、建立监测平台、严格监督问责等方面发力。监测设施是生态流量监管的基础,符合要求的引水式电站都要安装监测设施,将相关数据及时传输到监控平台,为监管提供依据。同时,各地可利用水利部门或生态环境部门现有监测基础条件建立省级生态流量监测平台,要让监测数据能够导入全国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长江经济带省份要在2020年前基本完成小水电的清理整改工作,其余各省份也要在2022年前完成相关工作。”田学斌表示。
关键字: 抓住生态流量这个“牛鼻子”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路先行|陕西榆林发展林业碳汇 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 2024-11-06 11:12:25
- 174吨生态类碳减排创收万余元 2024-07-23 17:57:25
- 海南林业碳超市上线 自愿碳抵消又有新途径 2024-07-20 16:38:11
- 碳汇火起来 生态有“钱”景 2024-07-20 16:36:43
- 湖北长阳“四库”充盈 首发林业碳票 2024-07-20 16:34:47
- 中国加强森林碳汇建设促进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4-07-19 16:55:00
- 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发布!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2-10-20 15:33:58
- 贵州环交所成功完成首批贵阳贵安森林碳票交易 2022-10-20 15:23:28
- 全国首单村集体海洋碳汇交易在南日岛签约! 2022-10-20 15:19:53
- 河南省林业局:积极参与国际CDM碳汇市场 2022-10-04 11: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