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6月9日报道西媒称,正当人类下一代的生命因我们对化石燃料的滥用而受到威胁时,希望出现了:它是一种无需依赖风或太阳发挥作用的清洁能源,它的原料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6月3日报道,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二十多家创业公司的努力下,以氢原子核聚变作为能源越来越接近成为现实。依据最乐观的预测,在十年内人们就能够用氢原子取代碳氢化合物为工厂和城市供电。
报道称,以核聚变作为产生能量的方式并不新鲜。早在1950年,苏联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便设计出一种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装置,能够使氘和氚(两种氢的同位素)原子达到发生相互聚合作用的必要温度,从而生成氦原子并在反应中释放巨大的能量。
然而问题在于,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研项目能够使温度在10倍于太阳温度的水平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这一过程的可持续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科研项目之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有望将之实现,不过时间预计是在2035年以后。该计划必须先完成其位于法国南部的巨型反应堆的建设,并进行相关试验。
而在美国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美国贝宝公司创始人彼得・蒂尔、已故的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等科技界知名人士的投资下,致力于核聚变研究的创业公司有能力更早一步迈入那样的美好环境。与由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和欧盟研究人员合作推进的ITER计划相比,这些创业公司的优势之一是具有灵活性。
美国TAE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米希尔・宾德鲍尔对此解释说:“持有私人融资迫使你自我约束,并专注于任务的目标和关键部分。”TAE技术公司成立于1998年,其目标是通过核聚变以商业化形式生产能源。公司的运营模式是“以资金换目标”,只有达到向投资者承诺的部分目标,公司才能获得融资。
报道称,这并不能说明私营模式优于公共模式。TAE技术公司和许多致力于核聚变研究的新兴创业公司的工作,正建立于70和80年代公共研究取得的进步之上,只不过这些研究在当时不具备可行性。例如,如今的超导磁铁使得建造比ITER计划的反应堆小得多的核聚变反应堆成为可能。
另一个新情况是现在可以制造极为复杂的金属部件,3D打印技术近来的发展在这方面至关重要。正如宾德鲍尔所说,近年来新技术的普及使得通过核聚变发电获得了更多的了解和支持。
报道称,TAE技术公司希望在2019年验证他们的实验结果,以便开始建造第一个反应堆。他们的目标是在下一个十年结束时开始出售电能。这与加拿大创业公司通用聚变公司的预测相差无几。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莫里表示,如果一切顺利,该公司的第一个发电样板届时将已准备就绪,其生产的电能价格能够与火力发电厂竞争。
除了原材料(水和锂元素)非常丰富外,核聚变的另一个优势是安全性。它不涉及军事用途,风险和其他任何工业设施都相似。正如莫里所说,核聚变绝不可能出现发生在传统核能(过程是核裂变而非核聚变)领域的那种事故。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六部门: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2024-10-31 16:50:15
- 目标减碳五成!向空调妥协后,巴黎奥运会还有哪些减排绝招? 2024-07-19 16:27:33
- 气候变化或引起“风旱”,风电产业将受冲击 2022-11-06 15:59:52
- 传统能源公司积极拓展储能等新能源业务 2022-11-06 15:55:16
- 三季度储能行业集体报喜 多家公司业绩超预期 2022-10-28 14:11:36
- 20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入局 储能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2022-10-28 13:48:13
- 以现货市场为支点 支撑“双碳”目标和能源保供 2022-10-20 13:57:17
- 新型能源体系需要补哪些短板? 2022-10-20 13:54:49
-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2022-10-20 13:52:04
-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2022-10-20 1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