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启动步入倒计时。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预分配配额将于近期正式发放,届时,全国各省级生态环境厅核对企业配额发放数量,将配额分别发放至本省(市)重点排放单位登记账户。“全国碳市场建设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透露,目前全国碳市场已完成交易系统、注册登记系统、数据报送系统等支撑系统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配额分配、系统测试等相关工作,6月底前将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入“备战冲刺期”
“根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要求,4月30日前企业要完成2020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填报,6月30日前省级部门要完成核查工作,9月30日前省级部门要完成配额核对工作,企业将于12月31日前完成配额的清缴履约。”刘杰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总体架构正逐渐明朗。
从系统架构来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为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统一市场和统一价格,交易系统按照‘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交易开展的公平高效、市场监管的全面深入、主体参与的方便快捷’的总体考虑开展设计建设。”刘杰表示,交易系统是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平台,汇集所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指令,统一配对成交。交易系统与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连接,由注册登记系统日终根据交易系统提供的成交结果办理配额和资金的清算交收。重点排放单位及其他交易主体通过交易客户端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在交易机制方面,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根据调节经济运行、稳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要,可以以拍卖等方式向重点排放单位有偿分配碳排放权,或者组织购买重点排放单位、其他自愿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单位依法取得的碳排放权。“目前,交易所已建立涨跌幅限制、最大持有量限制、大户报告、风险警示、异常交易监控、风险准备金等风险防控制度,加强碳交易风险管理。”刘杰透露。
作为碳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数据质量核查成为制度设计的关键所在。“我国企业由于发展程度、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等各方面良莠不齐,因而对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存档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数据缺乏统一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因此,我们正在以构建一个完整的温室气体排放MRV体系为前提来保障碳市场的建设。”刘杰指出,科学完善的MRV体系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建设运营的基本要素,可以为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提供数据支撑,为配额分配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有效支撑企业的碳资产管理。
对于碳市场制度建设,刘杰建议,未来期待能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以及引进更多投资者,适当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建议配额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统一,避免市场割裂和分散设置导致的低效运行,发挥自愿减排市场和配额市场协同效应,实现全国碳市场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碳金融衍生品探索步稳蹄疾
关键字: “黄金赛道”碳市场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