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念,更是现实。尽管在不少议题上如贸易、边境划分,甚至是疫苗分发各国根本利益不一致,出现“零和游戏”局面,但有一个议题全球立场一致,是未来50年各国共同的任务。
是的,你猜中了,就是应对气候变化。
就在今年4月22日晚召开的领导人气候峰数十位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本次会议,此次峰会受到全球的瞩目,而会议目标是呼吁加强国家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更重要的各个国家重申承诺实现“碳中和”的年份。根据会上资料,目前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有 126 个,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约 51%,绝大部分国家承诺将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反映各国都对解决气候变化这个“正和游戏”不遗余力。
资源来源 : Zaker
当然,我国作为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始终积极履行自身的义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题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坚持发展绿色低碳的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气候峰会上各国多次提及“碳中和”迅速由一个陌生的术语变成了热词。到底什么是碳中和?世界又如何实现碳中和?
很火的“碳中和”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新冠疫情是不可预知“黑天鹅”,那么气候变化更象是可预知却被忽略的“灰犀牛”。干旱、海平面上升及自然灾害早已在全球频生,正因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所有人类及国家都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因此,“碳中和”这个概念油然而生。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最先由中国政府在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意思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实现“碳中和”前需达到“碳达峰”,这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
要实现“碳中和”要从源头入手,根据EIA数据显然,发电供热及交通运输是主要碳排放来源,占碳排放总量超过65%,其中,2018年,发电供热占全球总碳排放量的 42%、交通运输占 25%,因此改变发电能源结构与交通运输减排是其中的关键。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规划 ,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再生能源需要占全球发电量超 90%,其中风电、光伏等可变可再生能源占比超60%。然而,截至 2018 年石化能源供应量占全球能源总供应量的 80%以上,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尚不足 20%。这意味,可再生能源发电要由当下的20%在2050年前提高到90%,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难永远不是逃避的理由,况且这是关系到我们当下及下一代未来的切身利益。首先提出“碳中和”的中国选择迎难而上,决心坚定用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中国将怎样用30年走完西方国家60年“碳达峰”之路?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经济体量第二的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根据《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文中指出,我国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30%,相当于美国和欧盟之和,更重要的是排放量增速呈上行趋势,因此实现我国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资料来源: 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0年20月,我国就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到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重点加快能源结构与消费方式转变,这两点正好对应碳排放来源的主因。
碳中和首先改变的将会是能源产业格局。根据央视财经显示,我国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而不产生碳排放的水电、风电、核能和光伏等仅占16%。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大幅发展可再生能源,重构能源格局是我国的大势所趋。
为了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在新能源发电的投入力度与规模都领跑全球,光伏、风电、水电装机量均已占到全球总装机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据央视财经预计在2060年,我国的核能、风能及太阳能分别为现在的5倍、12倍及70倍。
到时候,各地都闪耀着“蓝色海洋”的光伏电站,伴随着“童话国般”的风车世界,为我们生活提供绿色能量。
图片来源:百度
当然,单从能源结构上转型是并不足够,升级能源消费方式是国家工作的第二个重点。
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第二大源头,其中推动交通电气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根据国务院的规划,新能源汽车在2025年销售占总量需达到20%左右,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消费主流。
这意味着我们出行的工具会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马路上将很难看到燃油车,取而代之的电动车与氢能车,马路上汽车“呜呜”声及是二氧化碳将很大程度上会消失。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方面,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又是另一方面减缓气候变化途径,而加快植树造林就是吸收的最有效方法。
事实上,我国很早就高度重视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早在2009年就提出森林蓄积的重要性,并在2015年提出,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近年来,我国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已见成效,在全球森林总体在减少的背景下,我国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目前的23.04%,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森林面积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碳中和”世界,将会是怎样?
40年后,人类可能移居火星,也可以人工智能随处可见。但比较确实的是,地球正迎来一个碳中和的世界,将深深改变我们生活及区域发展格局。
有人说人类会移居火星,有人说机器人将随处可见,这些命题目前为止来看尚且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球将迎来一个“碳中和”的世界。
那一天,光伏、风能是我们最主要的发电能源,屋顶上都是太阳能发电的瓦片风车随处可见,下一辈已经不清楚煤炭为何物。
那一天,所有的燃油车已经消失,无人驾驶电动车大行其道,智能绿色制造工厂成为主流,现代化污染将消失。
那一天,绿色将成为主色调,森林城市及建筑再也平常不过的,空气里都是清新的树木的味道。
那一天,现在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会作为能源输出基地、重要的旅游景区,重新中西部地区在中国的角色。
图片来源:百度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俊峰:它不是一个百米赛跑,它是一个马拉松。碳达峰要10年,碳中和要40年,所以大家应该锲而不舍地去努力。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句子,要时错过了未来并不一定能补救。当下就是为未来实现“碳中和”的最佳时间,将来的我们以及下一代,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我们。
作者:鹰眼狙击
关键字: 碳中和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浙江发布工业碳效码3.0 实现企业碳排放“有迹可循” 2024-11-16 17:04:07
- 从资源城市到产业汇聚,地方绿色低碳政策如何撬动城市转型 2024-11-16 16:40:11
- 部长黄润秋出席“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并会见部分参会代表 2024-11-16 15:32:48
- 多排甲烷每吨罚款900美金起,2026年罚款1500美金! 2024-11-16 15:07:06
- 新职业 I 深圳千名新时代“卖碳翁”活跃碳市场 2024-11-16 15:05:41
- 五大发电集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化 2024-11-16 15:00:44
- 共筑绿梦,“绿电·智造·未来”云南倡议正式发布 2024-11-06 11:35:07
- 成立三年来 全国碳市场建设带来哪些改变? 2024-11-06 11:27:04
- 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沈阳这么做 2024-11-06 11:24:23
- 韩国忠南道与中国河北省携手合作推进碳中和 2024-11-06 11: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