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作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启动已进入“最后一公里”。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拟与6月底前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在经历了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后,全国碳市场将进入真正的配额现货交易阶段,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呼之欲出。
从2011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到2017年12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再到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
5月17日,生态环境部编制印发《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三项政策有利于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保护市场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也为全面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
十年碳交易试点的经验、不断完善的市场建设总体方案以及全面的制度保障,全国碳市场发展的架构蓝图已基本绘就。
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最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有8个,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市场统计,上述八大行业的20个主要子行业中,近7500家企业都将纳入,碳市场控制的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72%。这也意味着全国碳市场将成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可以预见,随着全国碳市场的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将在交易中进一步增强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碳排放的合理定价。此外,也有利于丰富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降低全社会的碳减排成本,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奠定基础。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全球碳循环 2022-09-21 15:38:58
- 十年蓄势 全国碳市场发展蓝图绘就 2021-06-12 17:37:13
- 美国、德国、日本建筑垃圾 能否成为我经济增长点 2018-09-06 13:59:15
- 废旧化纤纺织品如何再利用 2018-06-22 12:36:17
- 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每年将150万吨固废变成宝 2017-11-01 10:25:56
-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三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2017-10-09 11:19:32
- 神雾集团亮相全国循环经济推进交流会 革命性技术引关注 2017-09-25 12:14:58
- 绿色发展循环经济需用“组合拳” 2017-09-21 13:27:36
- 循环经济引领城市转型 绿色发展打造城市新名片 2017-09-21 13:25:02
-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大力促进农业循环化发展 2017-09-21 12: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