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9月6日上午,作为第十九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1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主题聚焦“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创新。本次论坛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各国能源行业专家学者及著名高校教授、相关专业人士,围绕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通过“线下+线上”形式,探讨中国西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绿色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等议题。
如何实现能源转型?
“新型电力系统”受关注
论坛上,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根据“双碳”目标时间表,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针对‘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我认为主要有两条: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还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两个方面落实了,我们的目标就实现了。”
主题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动煤电灵活性转型;持续推进终端用能的电气化;加强电力电子和储能等关键技术创新;完善能源转型各项政策,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等。
周孝信就“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进行了“情景分析”――他通过数据模型测算了我国在2030年至2060年间的能源电力发展趋势。根据他的分析,预计2060年,我国非石化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超过99%。“2060年主要供应的电力来源是什么?是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水电、核电,占比99.5%。也就是说,到2060年化石能源发电基本要‘清零’。”
新能源转型与创新路径还有哪些策略?“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中和赛道业务大盘点:这些机会不容错过! 2025-04-01 09:24:56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 新增企业约1500家 2025-03-30 17:30:40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湖北如何乘“绿”而起? 2025-03-30 17:27:59
- 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次扩围,钢铁企业影响几何? 2025-03-30 16:51:23
- 国家碳达峰试点究竟是什么?怎么申报?有什么好处? 2025-03-30 16:43:45
- 中法: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6:32:13
- 配电网碳足迹计量技术突破 国家电网新专利撬动碳管理新范式 2025-03-30 15:54:39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覆盖约30亿吨排放、1500家控排企业 2025-03-27 19:36:58
- 华尔街纷纷退出气候倡导组织的背后 2025-03-27 19:35:32
- 生态环境部发布碳市场扩围方案! 2025-03-27 19: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