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肖绪文:绿色策划是绿色建造的基础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时间:2021-09-16 17:14:45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绿色建造是什么?绿色建造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是什么? 在我国推进绿色建造仍然受到体制机制制约的背景之下,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实现双碳目标呢?

9月16日,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办的绿色建造与绿色建筑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做了“关于绿色建造与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的主题演讲。

中建西勘院供图

推进绿色建造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任务

应践行绿色建造思想 重视全民教育

会场,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肖绪文的主题演讲中,首先对“绿色建造”的概念做了解释:是指在工程建造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着眼于工程的全生命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施工要求,生产绿色工程产品的工程活动。绿色建造可分类为工程立项绿色策划、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三个阶段,解决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肖绪文指出,绿色建造能够促进建筑业碳中和的实现,推进绿色建造是实现建筑业“3060降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其中有多个选择路径,如在策划阶段,可以为建筑全寿命期制定碳排放目标和减碳路线图;在设计阶段,采用被动房和零能耗设计技术将建筑的碳排放降至最低等。

“碳达峰、碳中和”落脚到建筑行业,除了建造过程中减碳,还与建筑运营的节能,拆除的材料便捷再生利用和清洁能源使用量等直接相关。肖绪文说道:“建筑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方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必须强化基础研究,进而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推进绿色建造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任务?肖绪文认为,应重视绿色建造及碳达峰的专业技术和普及教育,具体实现途径为强化绿色建造意识,践行绿色建造思想、重视全民教育、绿色建造教育思想应在专业技术教育中得到全面体现等。

工程建设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

应多种途径推进绿色建造与双碳目标

肖绪文指出,我国推进绿色建造仍然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实施绿色建造,从业人员受传统的条块分割观念的影响,在理念、思维方式、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许多不适应。工程建设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业内还未形成可行的实施路径和技术方案。

推进绿色建造与“30・60”双碳目标,肖绪文提出了6条实现对策。

首先应强化政策引导。进一步明示方向,制定切实政策,改革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机制,加速绿色建造的推进。此外,建造过程减碳、降碳应从政策层面明示清洁能源利用、维护节能、设备设施节能、智能建造、装配式建造等重点环节,制定更加有效激励政策。

应强化总承包模式创新。发展基于全生命期的工程设计、咨询和服务的企业组织(DCS),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市场等,促使绿色建造及“30・60”双碳目标实现。

应强化工程相关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技术研究。工程项目实际承载多种复杂要素的综合作用。而在工程建造技术研究方面,传统做法往往重视从单一专业角度出发,导致专业技术研究成果指导下的工程实施效果出现较多问题。

此外,肖绪文还提出“强化绿色建造及低碳、减碳示范,以点带面”“制定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加速低碳、减碳目标实现”“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实现对策。

关键字:   肖绪文 绿色建造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