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 信长星
举办这次论坛,是我们落实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的具体行动。
依托清洁能源资源富集优势,青海全力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清洁能源发展持续向好。青海有决心有信心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在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在碳中和方面提前谋划布局,为服务全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青海贡献。
第一,全力推动清洁能源集约化发展。发展清洁能源,平抑光电、风电间歇性波动,调峰能力必须配套、必须先行。为此,我们将有序实施黄河上游水电站建设,提高灵活电源调节比例和供电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和风电开发基地化、规模化,形成以海南州、海西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为依托,辐射海北州、黄南州的新能源开发格局;多元化布局光热发电,推动地热、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实现试验性发电及推广应用。在国家面向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总布局中,总装机1090万千瓦的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15个项目落地青海,建成后,我们的清洁能源装机将达到47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占到全国新能源装机总量的10%。
第二,率先打造零碳电力系统。我们有一个理想,就是逐步打造工业煤电电量清零,存量煤电仅在电力系统发挥支撑调节和紧急备用功能,燃气发电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全面应用,全网“绿电”时间持续延长的引领性、示范性新型电力系统。当前的重点是加快建设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致力打造西北区域电力调蓄中心,建立品种齐全、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和交易机制,形成清洁能源科技创新转化应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争取尽早实现丰水期全网“绿电”,2030年建成全国首个省域零碳电力系统。
第三,全面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对实现“双碳”目标而言,消费端的清洁能源替代与生产端的清洁能源供给同等重要。我们将在全社会大力推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化石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持续扩大电能替代范围和规模,全面推进清洁取暖工程,广泛推广绿色交通工程,积极打造清洁低碳的新型城镇化能源体系、绿色循环的乡村振兴能源体系,率先实现全省供暖清洁化、全省汽车电动化,切实提高清洁电能占终端消费的比重,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以绿色共享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
第四,积极建设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储能技术是关键一环,储能基地是关键支撑。着眼于充分发挥储能在荷、网、源各环节的综合效应和风、光、水各要素的关键作用,我们将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科学配置新能源多元储能体系,合理布局黄河上游梯级储能电站,挖掘水电调节潜力,促进水电二次开发利用;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实现电力系统中长周期储能调整;支持发展新型电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分别配置一定规模的电化学储能电站,促进多能互补、高效协同,力争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和应用规模走在全国前列。
第五,聚力培育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我们有一个计划,就是率先在全国建设零碳产业示范区,开展零碳足迹、低碳产品、先进模式、认证标准的集成。坚持以技术创新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数据、智能化快速发展,壮大以新能源发电成套装备、关键设备制造业为主体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培育新能源汽车装备、光伏治沙、农光牧光融合等清洁能源衍生产业。 (记者 樊娅楠)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我国首次开展道路货运行业碳排放底数摸排工作 2025-04-07 19:11:14
- 碳中和赛道业务大盘点:这些机会不容错过! 2025-04-01 09:24:56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 新增企业约1500家 2025-03-30 17:30:40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湖北如何乘“绿”而起? 2025-03-30 17:27:59
- 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次扩围,钢铁企业影响几何? 2025-03-30 16:51:23
- 国家碳达峰试点究竟是什么?怎么申报?有什么好处? 2025-03-30 16:43:45
- 中法: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6:32:13
- 配电网碳足迹计量技术突破 国家电网新专利撬动碳管理新范式 2025-03-30 15:54:39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覆盖约30亿吨排放、1500家控排企业 2025-03-27 19:36:58
- 华尔街纷纷退出气候倡导组织的背后 2025-03-27 19: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