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你好
仅仅在20年前,即便是东部发达地区,蜡烛还是中国很多家庭的必备物品。但对于当下的很多年轻人而言,2021年之前,他们甚至从来没有经历过停电,这是中国能源产业20年来高速发展的最好例证。然而,当高速前进的能源列车迎面撞上“碳达峰、碳中和”浪潮,却险些迎来严重的翻车事故。
“煤炭丰富的资源禀赋+计划与市场的双轨制”让中国习惯了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在来势汹汹能源短缺面前,我们似乎突然才意识到能源供给的安全稳定、清洁低碳和价格低廉之间是无法平衡的矛盾关系。要想实现“碳中和”,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
2021年可谓是全球的“碳中和”元年,而中国也并不是唯一在元年里遭遇能源危机的国家。作为碳中和的先锋,欧洲地区也许正遭遇着近20年来最为严重的天然气和电力危机。就在元旦之前,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和多国的电力价格都飙升到了历史最高的水平。
在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并不算漫长的过程中,欧洲一直都是我们学习、模仿和借鉴的对象。不过在面对碳中和这个全人类最为严峻的挑战面前,已经没有更多的经验供我们参考,必须自己走出黑暗,找到正确的道路。
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尽管一直被视为未来的趋势,但由于对化石能源缺乏直接竞争力,始终是被政策“扶上马、送一程”。时至今日,可再生能源需要肩负起更加重要的职责,但在技术层面还存在诸多没有被克服的难题。
只要理论上存在可行性,多数的技术问题都将会转化为经济问题。就像是风电与光伏从10年前那昂贵的成本到现在的平价上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规模化优势还是技术进步,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
碳中和是一场长达40年的马拉松,如果以百米冲刺的方式去实现它必然会导致极为严重的负面效果。经济社会的发展自有其一套规律,无论是个人的意志、组织权威、甚至是风起云涌的民意,都无法改变规律的作用。
当可再生能源还不能“挑大梁”时,想加速这一进程而又不破坏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唯有更大规模的投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中国依然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距离2050年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还有30年之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即纠正了“运动式”减碳,也再度强化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差不多30年前提出的经济思想核心直到今天也没有过时。发展意味着国力的提高和物质基础的坚实。只有掌握充足的经济实力,才能够奢谈碳中和――这或许是我们从跌宕起伏的2021年中学到的最宝贵一课。
―END―
能源
关键字: 碳中和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