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可持续性》发表了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克劳斯・胡巴塞克教授和单钰理研究员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研究表明,实现联合国“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即让超过10亿人摆脱贫困,由此带来的全球碳排放量仅增加1.6%~2.1%。研究认为,为了同时实现全球减贫目标和气候目标,高收入国家需要大幅减少碳排放。
研究人员采用来自世界银行的消费数据集。该数据集涵盖了116个国家的201个消费组,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方法计算出不同国家和消费组的碳足迹,碳足迹包含来自家庭、政府部门通过消费、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人均碳足迹有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的平均碳足迹最高。其中,卢森堡最高,人均排放超过30吨二氧化碳;其次是美国,人均排放14.5吨二氧化碳。撒哈拉以南的低收入国家的人均碳足迹最低,马达加斯加、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等国家的人均碳排放不到0.2吨。
研究还发现,全球前1%最富人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后50%的贫困人口的排放量还大。全球每年排放数百吨的二氧化碳,而大多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每年碳足迹小于1吨。如果全球超过10亿人摆脱贫困,所导致的全球碳排放量仅增加1.6%~2.1%或更少。不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碳排放增量会高一些,最多或将翻倍。
“消除贫困、提高生活福祉而产生的消费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应有更大包容性和更多理解。与之相对的是,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的减排空间,居民需要更低碳、更绿色的生活方式。”单钰理表示。
该研究为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上了解基于消费产生的碳足迹和碳不平等提供了新视角。不过,为了揭示当前不平等的程度,需要强调更多的驱动因素,如不平等的话语权和不可持续的投资。
关键字: 碳排放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关于举办“碳管理师”培训的通知 2024-11-01 15:41:59
- 日本政府拟将温室气体减排新目标定在60-66% 2024-07-24 16:32:03
- 北京城市副中心:对获碳中和认证的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 2024-07-20 16:51:10
- 重庆市涪陵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资格预审 2022-11-06 17:33:59
- 总投资120亿!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开工 2022-11-06 17:26:56
- 2030年达到4504亿元规模,标准缺失仍是痛点 2022-10-05 07:11:23
- 国家发改委:绿电交易已超200亿千瓦时核发绿证超5000万张 2022-09-29 06:40:57
- 青海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2025年能耗下降12.5% 2022-09-28 05:39:08
- 贵州省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2022-09-21 07:45:55
- 未来10年投资3690亿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减少碳排放―美国 2022-09-15 0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