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成品油改革将打通流通环节 进口权放开有望破局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12-09 22:34:17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之际,国内成品油再次迎来改革窗口,昨日,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巡视员欧鸿新表示,下一步,国家将深入推进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为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油气管网、LNG接收站、储气设施提供保障。业内认为,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空间比较有限,流通环节仍有改革余地,现在零售、炼化领域市场主体已经较多,进口环节仍然处于两桶油垄断,此次改革中进口权放开有望率先破局。

  在2013年3月,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成品油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卓创成品油分析师张斌指出,经过最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后,目前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已经基本与国际接轨,未来再进行调整也就是缩短周期,改革的空间已经有限。而在流通环节,一些环节还处于垄断,仍有较大的改革空间。同时价格改革需要流通体制改革相配套,这样才能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

  据了解,从1992年起到1998年,我国石油市场一直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国内存在数量庞大的炼油厂和加油站,彼此充分竞争。当时我国的原油进口量也不大,成品油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但是,到了1998年,国家逐步将石油产业链上的主要经营权“特许”给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家企业。随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一方面清理和整顿地方小炼油厂;另一方面给予两大集团批发专营权、零售专营权。

  尽管根据加入世贸的承诺,我国先后于2004年和2006年放开了成品油的零售和批发市场,但是,民营企业并没有丝毫因为市场的放开而日子好过。

  张斌指出,目前零售环节社会资本参与较为充分,将近一半的加油站的民企,炼化环节也有民资参与,目前地方炼化厂占全部产能的15%左右,而进口环节,由于国家政策原因,现在基本还是被两桶油所垄断。现在炼化、销售环节已经有较多的市场主体,如何适当放开进口环节限制成为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目前虽然民资可以充分参与到炼化、零售领域,但是还需要向两桶油购买成品油,它们之间又有竞争关系,使民企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对进口权的改革也需要很多考虑,一方面,现在主要是“三桶油”出去购油,未来如果放开,可能几十家企业出去购油,三家购油比较好,还是几十家购油比较好,还值得商榷;另一方面,现在成品油价格虽然定期调整,但是定价权还是在政府手中,如果对民企放开进口权,当国际油价波动较大、国内成品油价格出现倒挂时,民企考虑到亏损,不愿供给,可能导致油荒。此外,原油成品油进口权还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进改革时肯定比较谨慎。

  今年8月,商务部下发批复,赋予广汇能源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安排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2014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20万吨。广汇能源由此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原油进口权的民营企业,被视为民营企业打破三桶油进口垄断的第一步。

  在林伯强看来,目前国家可以适当放宽对进口油源的限制,增强石油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性,为最终实现成品油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创造条件。

关键字:   成品油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