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还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人们住有所居的“住所”为例,根据《中国建筑(4.930, -0.22, -4.27%)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全国建筑业终端碳排放总量为49.97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6%。可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大有可为。
推广使用绿色建材, 发展低碳建筑结构体系
一座高楼大厦,起于一砖一瓦。建筑领域的碳排放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开始。
实际上,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不容小觑。2020年,我国主要建筑材料水泥产量为23.77亿吨,排放二氧化碳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2%,钢材产量为13.24亿吨,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表示,“为减少建筑材料在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应发展木结构、钢结构等可回收的低碳建筑结构体系,并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建材的使用,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绿色建材认定的主要评价指标,生产具有固碳能力的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碳排放强度低等优势。“十三五”期间我国部署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固废资源化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但对绿色低碳材料的研发还有待加强。
业内专家建议,针对绿色建材在建筑保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应在“十四五”时期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绿色建筑和建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绿色建材颠覆性低碳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则建议,在部分省市开展美丽乡村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通过推广应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营造健康宜居、节能低碳的高品质居住环境。
从设计阶段降低建筑能耗,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
“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设计措施,可降低65%―75%的建筑能耗。”张震宇告诉记者,“在建筑周围合理布置花草树木、水域、假山、围墙等,能利用室外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室内微气候。”
实际上绿色建筑不仅是宜人舒适的,更是低碳环保的。在设计阶段,通过优化建筑形体、建筑体量及建筑朝向,可以达到让建筑多使用自然光并利用高低差进行自然通风换气的目的。除了从设计阶段降低建筑能耗,还可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张震宇介绍,通过优化建筑场地、节能设备,改善室内环境等措施,对现存老建筑中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细节进行升级改造,进而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经过绿色改造后的建筑平均碳排量将下降42%。不过,目前我国现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主要集中在公共建筑领域。对此,张震宇建议,政府部门应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对居民既有建筑也积极进行绿色改造,同时在改造技术上也要革新,除常规的采暖空调、电气照明等设备性能的提升外,还应在可再生能源、余热回收技术上进行突破创新。
此外,提升建筑周边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也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张震宇表示,“除了居住区中的景观绿化,室内的绿化、外墙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等都要考虑进来,通过加大建筑自身及周边的绿化面积来提升碳汇能力,实现建筑自身的碳中和。”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全国首座超高层近零能耗建筑获评金级碳中和建筑认证 2024-10-31 14:07:25
- 新型电力系统下绿色电工材料和智能电工装备技术探索 2022-09-29 14:31:37
- 超低能耗建筑单个项目奖励最高1000万元 2022-09-15 14:50:14
- 预计明年水泥行业正式纳入碳交易体系 2022-09-10 11:45:36
- 重庆将推出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开展绿色低碳建材下乡 2022-05-18 10:32:11
- 建筑碳中和:真伪路径的博弈与破局 2022-04-24 15:29:46
- 中国能建召开“30・60”研究院首次工作会 2022-03-31 16:53:07
- 云南建筑行业推行绿色施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2-03-31 16:29:56
- 碳路先锋|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场馆正式诞生 2022-03-31 15:44:28
- “双碳”目标下建筑工地减碳方兴未艾 2022-03-31 15: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