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3月16日,政事君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7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通过系统提升园区、工业企业、社区、公共机构、景区等领域绿色低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综合能力,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近零碳”建设路径。按照《方案》确立的目标,计划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景区共不少于30个;建成近零碳社区不少于30个,实现区(市)县全覆盖。
近零碳排放区试点
要试点什么、将如何试点?
什么是近零碳排放区?
近零碳排放区,是指在现有低碳试点工作基础上,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发展低碳产业、使用清洁能源、运用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加强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生活、加强生态建设等综合性措施,实现不产生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或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源与碳汇趋近平衡的指定区域。
成都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将试点哪些内容?
梳理《方案》不难发现,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以能源绿色低碳高效利用为关键,成都将通过系统提升园区、工业企业、社区、公共机构、景区等领域绿色低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综合能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近零碳”建设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夯实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基础。
建设目标是什么?试点建设申报工作有哪些?
《方案》就2022年度试点建设申报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明确了试点创建的总体要求、遴选条件、建设路径、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针对不同类别试点细化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将选取低碳基础较好,有一定低碳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减碳空间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景区等单位开展试点建设。
按照建设目标,成都计划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景区共不少于30个;建成近零碳社区不少于30个,实现区(市)县全覆盖。建设期不应超过两年
一大波近零碳排放区试点来了
在近零碳排放区的遴选条件中明确,各领域试点建设主体应符合遴选前置条件,并围绕规划建设、能源利用、资源环境、运行管理等方面编制试点建设方案,通过集成应用低碳技术措施、创新管理机制持续降低碳排放,最终达到评价指标要求。
在建设路径上,虽然园区、工业企业、社区、公共机构、景区等领域不同,但建设主体均应成立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领导机构,确定基准年,建设期不应超过两年。
近零碳排放园区:其规划建设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提高绿色建筑比重。园区内,公共交通路网密度提升,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也同步提高。
近零碳排放工业企业:在建设中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并倡导绿色电力消费。
近零碳排放社区:在建设中计划布设共享自行车停放区域,增强低碳出行的便利度,公共区域采用高效节能设备设施,推行立体式绿化等,让市民生活更便利。
近零碳排放景区:在建设中将更加注重保护景区水体环境,保护景区林地、草场、湿地等原生植被,实施废弃物源头减量措施,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值得一提的是,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将不再出现。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会同市发改委做好统筹协调,组建专家指导团队,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推进,视情况对通过验收的试点建设主体予以适当资金支持。”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原则,力争尽快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近零碳”建设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全产业链创新 赋能乳品行业绿色生产力跃升 2024-10-31 10:04:30
- 山东省各级公共机构协同推进节能降碳示范引领 2024-07-19 17:09:32
- 山西省制造业节能降碳取得积极成效 2024-07-19 17:01:57
- 山西省制造业节能降碳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 2024-07-19 17:00:08
- 北京市《朝阳区节能减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2024-07-19 16:55:15
- 山东潍坊寿光分局深挖减排潜力全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工作 2024-07-19 16:40:32
- 海南三亚印发三亚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建设方案 2022-11-06 17:15:52
- 气候变化影响房价涨跌,这些城市房价开始大跌 2022-09-21 14:22:11
- 陕西:抓住“碳”机遇 发力碳减排 2022-09-15 14:35:08
- 疫情以来各地碳排放发生哪些变化? 2022-05-25 15: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