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局之中,人们对确定性的追求更加强烈。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叠加,加上近期爆发的俄乌冲突,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变化就在身边发生。特别是身处能源行业的人,感受更快、更直接。
如果说去年的能源供需失衡、部分地区的“拉闸限电”让很多人心有余悸,那么今年初以来国际能源价格的“涨声一片”,更是引发业内人士对我国能源行业的思考。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能源话题热度很高,不少代表委员提交了关于能源结构调整和关注煤炭行业的议案提案,并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能源结构如何调整?“双碳”目标下如何确保能源安全?煤炭和新能源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一系列讨论的背后,是大家对能源行业怎么看的思考,也是在为怎么干做好规划。
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达41.3亿吨,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4.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0%。基于此,讨论我国能源行业走势,煤炭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过去几年,“谈煤色变”,曲解煤炭作用的说法并不少见,对煤炭的地位和态度存在着矛盾和反复,以至于行业内的人对未来的路看不太清,行业外的人对这个行业信心不足。在这两种心态影响下,一些地方产能退出过快,增量又相对有限,同时对煤炭投资热情以及投资能力下滑。要知道,煤炭产能的建设周期很长,产能周期导致的滞后问题或将与当前我国能源电力需求增量较大的现实形成矛盾。
当前以及今后很长时间,煤炭承担着重要使命,因此对煤炭有一个确定性的共识十分必要。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煤炭是功臣,减碳是进步。他认为,煤炭仍将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现有技术条件下,煤电仍是主力能源。因而,实现“双碳”目标不是简单的“退煤”,而要实现“多能互补”。
煤炭是我国能源供给的主力军,充分发挥煤炭的支撑作用,是确保能源体系向低碳转型的关键。在肯定煤炭发挥的作用和应有的地位基础上,积极谋划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非常必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好节奏更是现实要求。
据我国权威机构预测,伴随着现代能源体系的加快构建以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仍将处于高位平台期,到2030年煤炭消费占比缓慢下降,但仍高达4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利顶曾表示,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差异,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改革和优化调整。在富煤且生态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可以适当发展煤电、煤化工等相关产业,并通过产业集群、共生体系构建,推动整体协同发展,或通过“碳交易”“碳税补偿”等方式,加强对清洁能源输出地区的补偿。
从能源供应系统来看,安全是底线,目标追求是低碳、清洁。因此,必须通过有序减煤,逐渐实现新能源替代,保障能源供给的安全,通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降碳目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韩东娥认为,应通过低碳化技术创新实现用煤少排碳、不排碳,加快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变,突出煤炭的原料属性与多元高效利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李平认为,随着定位调整,煤电发挥作用的环境更加复杂,必须坚持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煤电企业积极改造,满足新形势下的技术要求。他建议,制定和完善符合新发展要求的煤电机组排放标准,促进行业标准和技术发展动态衔接。
能源生态已经发生变化,煤炭行业也应调整和跟进,变中求稳,稳中求变。因此,对煤炭人而言仅仅关注煤炭行业是不够的,要跳出煤炭看煤炭,又要跳进煤炭看煤炭,一进一出,方能置身其中又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清楚了煤炭在未来我国能源中的角色,才能信心满满前行。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我国首次开展道路货运行业碳排放底数摸排工作 2025-04-07 19:11:14
- 碳中和赛道业务大盘点:这些机会不容错过! 2025-04-01 09:24:56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 新增企业约1500家 2025-03-30 17:30:40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湖北如何乘“绿”而起? 2025-03-30 17:27:59
- 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次扩围,钢铁企业影响几何? 2025-03-30 16:51:23
- 国家碳达峰试点究竟是什么?怎么申报?有什么好处? 2025-03-30 16:43:45
- 中法: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6:32:13
- 配电网碳足迹计量技术突破 国家电网新专利撬动碳管理新范式 2025-03-30 15:54:39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覆盖约30亿吨排放、1500家控排企业 2025-03-27 19:36:58
- 华尔街纷纷退出气候倡导组织的背后 2025-03-27 19: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