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实现“碳中和”是时代命题,关乎全人类未来发展。我国近88%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能源系统,为实现碳减排目标,需要通过提高能效、减少煤炭使用以及大幅增加清洁能源比例等措施实现自身快速、深度转型,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工程院苏义脑院士、戴厚良院士、刘吉臻院士、顾大钊院士等在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1年第12期发表《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及举措思考》一文。文章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基本形势,立足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实施举措。文章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节能是第一能源”两大理念,坚持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坚持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强化顶层设计,实施节能、去碳、创新、提效、应急、支撑“六大系统工程”,加快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一大三小”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转型,加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体系,支撑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注:本文内容呈现略有调整,若需可查看原文。
作者介绍
苏义脑,油气钻井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等方面有较深造诣。在钻井力学、轨道控制、井下工具和井下控制工程研究中多项创新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体系用于生产效益显著。创造性地把工程控制论和航天制导技术引入钻井工程,开拓新领域,提出井下控制工程这一新概念并做开拓性基础研究;主持研制P5LZ四大系列导向钻具和空气螺杆钻具,主持导向钻井工艺技术、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技术研究,均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主持设计全国第一口薄油层中曲率水平井轨道控制方案并负责实施成功,首创钻深2080 m处水平击中6 m靶窗中线仅偏0.14 m。主持研发成功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CGDS地质导向钻井系统,为推动我国钻井技术进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戴厚良,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生产和技术研发,为我国芳烃成套技术国产化做出重大贡献。主持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并取得对二甲苯吸附分离技术关键突破与产业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拥有芳烃成套技术的国家。
刘吉臻,发电厂自动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行业发展面临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2004年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套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2011年主持研发成功我国最大容量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2013年研发成功世界首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针对我国当前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消纳面临的难题,开展燃煤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创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顾大钊,矿山工程与水文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滨海人。
对我国西部煤炭绿色开发工程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出了煤矿地下水库储用矿井水的技术思想,建立了煤矿地下水库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此技术首先在神东矿区全面应用,煤矿地下水库提供了该矿区用水量的95%以上,为干旱缺水的神东矿区建成世界唯一的2亿吨级超大型煤矿区提供了水资源保障。还给矿区周边发电和煤制油等企业供水,使西部煤矿区由耗水大户成为供水基地,奠定了我国在此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该技术正在西部其它矿区推广应用,为保护利用我国煤炭开采每年损失的数十亿吨矿井水资源开辟了新路径。组织研发高矿化度矿井水低成本处理技术,为宁东、哈密等西部缺水矿区高矿化度矿井水高效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六部门: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2024-10-31 16:50:15
- 目标减碳五成!向空调妥协后,巴黎奥运会还有哪些减排绝招? 2024-07-19 16:27:33
- 气候变化或引起“风旱”,风电产业将受冲击 2022-11-06 15:59:52
- 传统能源公司积极拓展储能等新能源业务 2022-11-06 15:55:16
- 三季度储能行业集体报喜 多家公司业绩超预期 2022-10-28 14:11:36
- 20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入局 储能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2022-10-28 13:48:13
- 以现货市场为支点 支撑“双碳”目标和能源保供 2022-10-20 13:57:17
- 新型能源体系需要补哪些短板? 2022-10-20 13:54:49
-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2022-10-20 13:52:04
-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2022-10-20 1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