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近日发布最新《全球能源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计从2020年到2050年,全球能源整体消耗量增幅不大,约为14%,但能源结构却大有变化。电和氢能有望在2050年占据整体能源消耗量的50%,相应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占比将逐渐缩小,到2050年将减少近40%。
在氢能方面,《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需求将从目前的8千万吨/年增加到5.36亿吨/年,需求量至少增长6倍。麦肯锡将氢能的主要应用场景分为六个板块――化工、炼油、公路运输、空运和海运、新兴产业(指炼铁炼钢等行业出现的新的化工需求)以及其他。
现在氢能主要应用在化工和炼油板块,其他板块涉及较少,但到2035年,《报告》预计,全球氢能需求将全面爆发,从2019年的8千万吨增长至1.77亿吨,其中化工占42%、炼油占15%、公路运输占15%、炼钢炼铁等新兴产业占16%,空运和海运以及其他板块共占12%。
到2050年,《报告》显示,全球氢能整体需求将从2035年的1.77亿吨增长至5.36亿吨。炼油是唯一一个在2035年后对氢能需求下降的行业,需求减少近50%。其他板块都大幅增长,包括化工从0.77亿吨增长至1亿吨,增幅近30%;道路交通从0.26亿吨增长至1.12亿吨,增长5倍多;航空和海运从0.26亿吨增长至0.93亿吨,增长4倍多;炼铁炼钢等新兴行业从0.29亿吨增长至125亿吨,增长4倍多。
总体来看,未来全球氢能需求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公路运输、海运航运、炼铁炼钢这三大板块。
在氢能需求大幅增长的同时,从供应端来看,《报告》也指出,为了减少碳排放,绿氢将成为主流,其供应量将从2035年的1.1亿吨/年(占总供应量的60%),增加到5.1亿吨/年(占总供应量的95%左右)。据了解,目前全球绿氢的产量约为22万吨,化石燃料制取的“灰氢”为主要的氢气来源,占据总产量的90%以上,未来绿氢的普及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报告》也提出,要想实现氢经济的快速发展,仍需在三方面发力。首先氢能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运输和存储环节,仍需实现技术创新,才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其次,为了扩大氢气的规模,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制氢、电解槽、CCUS等方面进一步降低成本,形成低成本的绿氢生产线。最后,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的策略,尤其是氢气价格在一些碳排放较高的行业目前并没有优势,此时增加碳排放的成本或许就变得至关重要。
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报告》分析,未来可能出现新的贸易路线,将需求方和氢能供应地区链接起来。尤其是那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有可能成为氢能的出口枢纽,并走在全球氢贸易的前列。相对应的,像日本、韩国这种缺乏可再生资源和天然气的地区,将大量进口氢能,而将氢转换为合成燃料,比如氨或甲醇,将加快推动国际氢能贸易的实现。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3分钟“氢”装上阵能跑500公里 东风汽车氢能专利数量全国第一 2025-04-07 20:20:59
- 汽车氢能源技术:驶向绿色未来的新动力 2025-04-07 20:19:16
- 中国氢能产业“走出去”助力全球碳减排 2025-04-07 20:17:50
- 3年斩获100+专利!这家氢能赛道“新兵”如何变“链主”? 2025-04-07 20:16:55
- 2030年我国有望实现氢能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2025-04-07 20:15:03
- 陆海并进加速氢能产业开发利用 2025-04-07 20:13:45
- 氢能技术首次实现在南极应用 2025-03-08 16:12:40
- 高性能制氢装备突破规模化商用难题 2025-03-08 16:11:31
- 中国电建成都院中标全球首个新能源制氢耦合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 2025-03-08 16:10:35
- “氢腾”燃料电池南极首秀 我国极地清洁能源利用实现历史突破 2025-03-08 16: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