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携手浙大城市学院联合发布了2022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根据指数核算结果,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得分介于43分至73分之间,平均得分约为56分,与2021年相比增加约2分。发展力、协调力等指标排名变化较大,转型力、竞争力、持续力等维度排名变化较小,整体呈稳中上升态势,但存在较大省际差异。
新增近百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 据了解,2022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进一步细化了评估维度,新增近百个重点城市作为评价对象,从更加微观的视角呈现各地区碳中和事业发展进程及特色优势。 指数核算结果显示,持续力对各地区碳中和发展力的贡献度最高,平均贡献率超过30%,表明地方在环境质量改善、绿色生活方式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相比之下,协调力对各省的平均贡献率较低,约为15%,表明地方在金融财税支持、生态建设推进等领域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具体来看,浙江、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位列2022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前五。这些地区在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结构转型、绿色工业布局、经济稳定发展、低碳科技创新等方面均起到了先进示范作用。 代表性重点城市层面,各城市指数得分介于25分至66分之间,平均得分约为45分,城市间碳中和发展力情况差距较大。具体来看,杭州、广州、深圳、南京、厦门位列前五名,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基建水平、绿色生活、生态建设方面表现较为亮眼,在绿色工业、环境质量方面仍需改进。
构建中国特色碳中和评价体系 “从指数可以看出,各城市的竞争力和协调力平均贡献率较低,表明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创新、金融财税支持、生态建设推进等领域我国很多城市还存在较多不足。相对排名落后的城市亟需出台、完善相关政策,谋划脱碳合宜路径,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首席经济学家孙传旺对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征的碳中和发展力评价体系,是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因类施策、对点发力,化解低碳转型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与主要风险,离不开对碳中和发展能力的综合研究。 孙传旺表示,未来中国碳减排路径必须立足于现阶段的低碳发展难题,以各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战略定位以及减排责任、减排潜力和发展能力等为依据,统筹推动地区、行业完成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实现减碳工作梯次有序推进。(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杨烨)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我国首次开展道路货运行业碳排放底数摸排工作 2025-04-07 19:11:14
- 碳中和赛道业务大盘点:这些机会不容错过! 2025-04-01 09:24:56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 新增企业约1500家 2025-03-30 17:30:40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湖北如何乘“绿”而起? 2025-03-30 17:27:59
- 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次扩围,钢铁企业影响几何? 2025-03-30 16:51:23
- 国家碳达峰试点究竟是什么?怎么申报?有什么好处? 2025-03-30 16:43:45
- 中法: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6:32:13
- 配电网碳足迹计量技术突破 国家电网新专利撬动碳管理新范式 2025-03-30 15:54:39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覆盖约30亿吨排放、1500家控排企业 2025-03-27 19:36:58
- 华尔街纷纷退出气候倡导组织的背后 2025-03-27 19: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