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诚邀加入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发布时间:2024-11-12 19:35:21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专委会简介


  中国节能协会成立于1989年,是经民政部注册的节能领域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业务范围涉及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和社会节能等。碳中和专委会隶属于中国节能协会,业务上受多部委指导,以战略研究、能力建设、标准制定、合作交流四个方面积极助推全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作为行业的先驱者,专委会拥有成员单位六百余家,覆盖重点排放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校、检测认证服务机构、碳资产服务机构等,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广泛的会员基础、大量的碳中和实践案例、良好的业内口碑和强大的媒体资源,帮助企业快速适应碳市场新环境,抓住碳经济,实现产业绿色低碳升级,有效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专委会定位


零碳产业智库

依托专委会资源优势,深度链接政府机构、院士高参、专家学者、企业高管、业内精英等,持续深入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研究、标准研究、企业战路研究;聚焦双碳领域提供调研、规划、咨询等专业化咨询服务。为需求方提供双碳专项目规划研究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规划、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生态文明考核评价、碳普惠及绿色金融创新机制研究等。

增值赋能平台

率先开展碳中和认证、零碳工厂认证评价、碳中和奖项评选、绿色低碳产业相关评价、评定,遴选出多个优秀企业进行推广、推荐,国家/行业/团体/企业标准研究制定、组织各类型会议、培训活动,促进行业学习交流;通过线下和线上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传播行业价值资讯,有效引领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合作交流纽带

广泛与各方开展交流与合作,每年定期举办多场专业论坛,依托协会强大背景及专委会智囊团多渠道多方面推动政企、企企间的有效合作。深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结合企业需求,围绕技术、资金、市场等核心要素立体整合资源,构筑合作共赢零碳生态圈。


品牌活动


中国碳金融论坛

中国碳金融论坛是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联合多家头部金融与投资机构,共同打造的年度双碳领域创投的风向标大会,旨在帮助各类企业获得碳金融、绿色金融支持工具及金融投资机构支持。2023 年首届论坛的成功举办获得了一致好评,特色活动碳中和优质项目路演环节吸引了70 余家金融机构参会,是目前碳中和领域最受关注的路演活动之一。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论坛自2016年开始举办,迄今已经举办五届,超过 30 名院士级专家发表各类演讲,累计搜索浏览量超一千万。是国内最早的碳交易领域发起最早会议模式最成熟行业参与企业最多的专业论坛活动。

碳中和博鳌大会

碳中和博鳌大会,是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凝聚多年行业经验,整合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媒体等方面顶级资源打造的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峰会会议的碳中和领域的重磅奖项的颁奖环节而备受各大头部企业关注。三届论坛共有1500 余家双碳相关企业参会,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次超过一百万,是碳圈共同关注的年度盛宴。

加入会员联系:刘老师13552701370(同微信

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边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期间,专委会组织中国代表团会举办的“中国角”边会活动。旨在展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同时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与会者进行深入的对话和展示相关的项目或技术,为参与者提供分享经验、探讨政策和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寻找合作伙伴的交流平台。目前,专委会已经筹办多届 COP 系列中国角边会,其中 COP28 中国角边会过程中,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等领导上台发布重要演讲。

碳达峰碳中和移动大讲堂中国行

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行系列活动自2021年启动,活动以规模小、规格高、定位准、时效强为亮点,活动剖析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在结合区域特征和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典型实践案例经验、交流研讨优秀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精准赋能企业发展。先后举办了近十场,共邀请了数十名专家讲师,帮助五千多名学员构建双碳能力体系,为社会面创造碳领域新的就业机会。

工作主要内容


标准编制


碳中和专委会依托中国节能协会资源优势和政策研究、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优势,帮助会员单位开展碳中及节能相关领域的标准化服务,先后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极大的促进了碳中和领域标准化的进程,让碳中和有标准可依。

碳中和专委会先后负责立项、发布碳中和领域各类团体标准50余项,其中包括《零碳工厂评价规范》等多项团体标准已经广泛在全国应用,并被多个地方政府借鉴采纳。

碳中和认证

碳中和专委会认证经验丰富、评价体系完善,先后帮助数十家政府和企业,完成了产品碳足迹认证、零碳工厂认证、碳中和区域认证、产品/会议/活动等碳中和认证服务工作。

其中碳中和认证项目涉及全国数十个省,完成“中国首张碳中和证书”及国内多个省市的首张碳中和认证证书,服务客户包括政府机关、企业、机构、工厂等,是碳中和领域评价认证的先行者。

零碳工厂

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机构征集

根据《〈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评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中国节能协会组建“零碳工厂评价工作小组”(简称: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制定统一的评价认证规则,负责对第三方评价服务机构资质予以审查,符合资质条件的第三方评价服务机构将由中国节能协会授权开展评价认证工作。2023年7月,中国节能协会完成了第一批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服务机构的授权。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深入,目前有12个省市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建立零碳工厂,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为了保障为了满足即将扩大的零碳工厂建设认证市场需求,11月15日,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正式开展第二批征集零碳工厂授权评价认证服务机构。

零碳工厂创建详情咨询

零碳工厂是指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内,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二氧化碳当量(CO2e)计算,在尽可能自主减排的基础上,剩余排放量实现由核算边界外的减排项目清除,和(或)相应数量的碳信用抵消的工厂。

零碳工厂的创建与实施:帮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核算历史温室气体排放量,从生产端、技术端、管理端、产品端、回收端等多个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制定详细的零碳工厂实施计划,建立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和制度,确定温室气体排放基准线,指导企业实施温室气体减排,完善设施和管理,在产品设计、碳足迹管理、能源管理、设备改造、工艺升级、能源和碳智能信息化系统优化,及实施温室气体清除和(或)碳抵消等多个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布局。

专业咨询


战略咨询:双碳规划、达峰模拟、从业规范、行业减排路径研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生态文明考核评价、零碳园区创建、零碳示范区试点创建、奖励补贴等。

碳市场服务:碳配额交易、CCER项目、碳核查、碳足迹、碳资产管理、供应链碳盘查、碳普惠、方法学开发、国家/行业/团体/企业标准编制、国际绿证服务、绿电、绿证、CCER/GEP服务等。

金融服务:绿色金融、碳基金、碳金融、转型金融相关规划、投融资咨询

ESG服务:ESG企业认证、ESG报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ESG环境风险分析和ESG环境压力测试等。

奖项评选

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是中国节能协会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核准并备案(编号0240)。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碳中和领域奖项紧紧围绕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开展评选工作,助推国家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探求新发现、寻找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以表彰在碳中和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入会流程

01

入会咨询

前期通过与专委会秘书处咨询沟通,达成入会意向

02

提交申请

向专委会秘书处填写提交入会申请表及相应材料

03

审核通过

专委会初审申请书并上报理事会,理事会讨论通过

04

颁发证书

专委会秘书处向会员单位颁发相应的证书及牌匾

加入会员联系:刘老师13552701370(同微信)

关键字:   诚邀加入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