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秦萍认为,机动车对雾霾高贡献率的原因很多,首先,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较低且起步较晚,导致全国平均机动车单车污染物排放因子高于发达国家。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新车排放标准,从生产上对汽车排放标准加以管制。目前全国汽车排放标准进入第四阶段,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开始实施或准备实施第五阶段标准。尽管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不断提升,但由于对汽车排放管理起步较晚,至今排放标准仍只相当于欧盟2005年的排放标准,并且技术落后车辆仍占较大比重。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4亿辆,按排放标准分类,国0标准汽车占7.8%,国1标准汽车占14.9%,国2标准汽车占15.7%,国3标准汽车占51.5%,国4及以上标准汽车占10.1%。秦萍认为,由于标准越低的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因子越高,如果所有机动车均能达到国3及以上标准,那么标准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可下降50%左右。
其次,车用油品质低于国际水平,且与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不匹配,极大制约了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减排效果。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乘用车油品实行国3标准,是欧盟、日本现行标准的15倍。2011年,我国全面实行汽车排放国4标准,但一直到2013年底,我国大部分城市乘用车油品仍实行国3标准。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建华认为,油品品质低下会对汽车排放标准升级的减排效果形成极大制约。实施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前提是油品同步提升,一来可以保障新车正常使用,二来可以提高在用车净化系统效能,使全部在用车实现同步减排。
第三,机动车保有量和小汽车出行比例快速增加,导致机动车行驶总里程呈爆炸式增长。据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1978年到2010年的32年间从136万辆增长到近8000万辆,年平均增长率14%,尤其近年增速更高,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达17%,特别是私家车保有量平均每3年翻一番。
第四,机动车分布不合理,交通规划发展落后,造成道路拥堵,加剧尾气污染。与发达国家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分布态势相反,我国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人均机动车保有量越高,这也是大城市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停车位不足,路边停车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和道路汽车尾气排放。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新车排放标准,从生产上对汽车排放标准加以管制。目前全国汽车排放标准进入第四阶段,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开始实施或准备实施第五阶段标准。尽管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不断提升,但由于对汽车排放管理起步较晚,至今排放标准仍只相当于欧盟2005年的排放标准,并且技术落后车辆仍占较大比重。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4亿辆,按排放标准分类,国0标准汽车占7.8%,国1标准汽车占14.9%,国2标准汽车占15.7%,国3标准汽车占51.5%,国4及以上标准汽车占10.1%。秦萍认为,由于标准越低的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因子越高,如果所有机动车均能达到国3及以上标准,那么标准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可下降50%左右。
其次,车用油品质低于国际水平,且与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不匹配,极大制约了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减排效果。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乘用车油品实行国3标准,是欧盟、日本现行标准的15倍。2011年,我国全面实行汽车排放国4标准,但一直到2013年底,我国大部分城市乘用车油品仍实行国3标准。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建华认为,油品品质低下会对汽车排放标准升级的减排效果形成极大制约。实施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前提是油品同步提升,一来可以保障新车正常使用,二来可以提高在用车净化系统效能,使全部在用车实现同步减排。
第三,机动车保有量和小汽车出行比例快速增加,导致机动车行驶总里程呈爆炸式增长。据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1978年到2010年的32年间从136万辆增长到近8000万辆,年平均增长率14%,尤其近年增速更高,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达17%,特别是私家车保有量平均每3年翻一番。
第四,机动车分布不合理,交通规划发展落后,造成道路拥堵,加剧尾气污染。与发达国家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分布态势相反,我国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人均机动车保有量越高,这也是大城市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停车位不足,路边停车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和道路汽车尾气排放。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