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讨论持续升温,《政府工作报告》更是连续三次重点提及。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正式印发相关的规划方案,“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从构想步入实施阶段。 “从国内来看,做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一次加速产业升级、纾解产能过剩以及确保未来国内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市场机遇,也是中国借力国际市场再次实现经济腾飞的重大历史机遇。”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 沿途多省争做桥头堡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包含陆上三条通道和海上两个方向,密集涉及能源领域相关产业。从两会期间各地提交的工作报告看,各沿途省份都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并试图承担重要角色。 在“一带”覆盖的核心区域上,随着中哈输油管道的开通,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要冲、连接连云港和鹿特丹的新疆,已成为亚欧腹地的交通枢纽以及能源资源合作的大通道和加工区。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疆地理位置优越,既承接国内内陆,又可联系中亚、欧洲,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能够承担起桥头堡的作用。宁夏和甘肃也提出了类似定位。其中,甘肃省已经正式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希望将甘肃省打造成向西开放的桥梁纽带。 在“一路”的建设上,海南团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海南在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更好发挥桥头堡作用的建议》,提出将海南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承担起海上丝路桥头堡的作用;广东则身先士行,将自己定位成“一路”战略中的建设排头兵。 过境资源有待均衡分配 各省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但做实“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首先需要国家层面针对大能源通道建设做出合理规划,特别是与地方产业相适配的资源分配方案。 当前俄罗斯西线工程正在推进、中亚天然气工程建设接近尾声,从本省地下输送过去的能源,有多少可以留下,成为各省代表团最为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前,甘肃省就是我国能源进口的一个大通道,也是西气东输的重要咽喉。河西走廊的地下已经埋下了800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输气管道、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甘肃本身也是一个大能源产区,长庆油田去年原油产量730万吨,超过大庆;庆阳的天然气储量也超过1.5万亿吨。既然原油和天然气的能源输送通道都从甘肃经过,能不能留一些给甘肃省本地加工,帮助当地的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呢?” 相较之下,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对此持乐观态度。“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了‘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我们河南恰好在新欧亚大陆桥上和陆海口岸支点上,‘十字枢纽’的区位优势明显。”张大卫说。但当记者问及河南能从中受益多少、如何受益时,他表示方案还在完善规划中,“不方便透露”。 刘强指出,过境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分配需要国家有一个均衡的发展规划指导。“像中亚天然气直送广东,湖南是必经之路,但却未给湖南留下资源。” 结构调整需全盘而动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已不需要过度依赖少数或单个增长极的发展来驱动。相反,很多实例表明,通过行政打造出的耀眼明珠,其周围地区却是暗的。”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也表示,湖南的区位“不东不西”,享受不到国家政策释放的红利,部分地区甚至因此产生了脱离湖南的想法。 刘强指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还在于试图打破这种行政边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推进全国能源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希望产业从东向西转移扩散。“现在部分发展较好的地区已经开始了经济转接进程。如长三角经济带的转接中,承接比较好的安徽经济已经在提速发展。”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也涉及国内很多沿海省份的资源配置问题。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进口能源的阶段,且能源进口途径仍以海上运输为主,这就将涉及国内一系列进口终端的建设,包括接驳原油、成品油进口的油轮整套和天然气终端的建设。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包括唐山、大连、广东、海南、福建等沿海省市都在布局液化天然气(LNG)的终端建设。
“只有确保这些能源端口和周边配套产业的有序建设,才能真正将我国提出的减煤计划落到实处。”刘强说,“经济新常态表面上是在减速,实则是能源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一带一路’战略正好为此次能源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时机。” |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