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一带一路’规划”)中,环保产业作为相互投资的领域再次受到业界关注。
“其实我们这几年一直有想法走出去,想要收购一些环保企业,我们的团队也已经去过好多次。现在如果有相应的配套细则,对我们的合作会有巨大的推动。”永清环保董事长刘正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在“一带一路”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收购项目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谈判阶段,他希望配套细则能更快落实,非常期待类似于零关税这样的开放投资政策以及更少的管制和壁垒。
“《行动》从战略层面、顶层架构方面进行了一个很有力的导向,对中国环保产业肯定有实实在在的助推作用,双方在各自的细分行业、技术、成本等领域都可以有合作。”刘正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他们经常会去“一带一路”的沿线区域看项目,和当地的互动很多。
“中国企业在环保工程施工等领域有成本优势,特别是类似于脱硫脱硝除尘的大气处理设备、工程,以及污水管网领域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水平,而成本又比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低。”他认为,尽管个别发展中国家也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但他们对履约能力、政策稳定性有些顾虑,因而将更多目光聚焦在发达国家。
首创股份副总经理曹国宪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包括的国家有环保技术非常先进的,比如德国和芬兰;也有环保产业不发达的地区,比如中亚、中东等地区。“新老问题复杂多样,区域型环境污染应对难度很大,局部地区长期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等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治理和修复。”
他表示,首创一直在开拓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水务和固废处理市场,推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水务及垃圾处理设施投资建设,挖掘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环境产业市场的投资机会。
曹国宪认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工程和技术输出会有更多作为。“以中国城市垃圾处理技术为例,中国因幅员辽阔区域差异等原因,在这方面技术上有后发优势,综合了多个国家在垃圾处理领域上所拥有的技术专长,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有一些市政环保类的企业已经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等地有初步的布局,一些上市公司像北控、桑德都会往这方面发展。”薛涛对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在一些市政基础设施,类似污水厂管网建设运行、垃圾处理厂等领域的投资能力、工程能力比较有优势,成本和运营能力类似高铁,已经有了比较优势,但在工业治理领域,受制于技术水平等因素,可能还有一段时间。
“中国市政领域行业聚集度较高,走出去能力相对较强,人才多、对金融熟悉、国际化程度相对高,而我们治理工业污染的环保、设备制造公司属于比较低级的水平,对它来说做国际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国际能力的培养。”薛涛说。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此前给本报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炉排炉垃圾焚烧技术已实现国产化,超滤膜水处理技术位居领先,在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污泥处置、垃圾焚烧以及烟气脱硫脱硝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拥有了门类齐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