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欧盟企业违反中欧多晶硅价格承诺 严重冲击国内多晶硅企业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5-06-16 09:55:57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自德国进口多晶硅量创历史新高,环比大幅增加了24.8%达到3667吨,占4月份总进口量的33.7%。其中,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达1871吨,占自德国进口总量的51%。这也意味着,当欧盟指责中国违反双方达成的光伏价格承诺时,自己也没有遵守与中国达成的多晶硅价格承诺,严重冲击了国内的多晶硅企业。

      欧盟违反多晶硅价格协议

      在2014年1月24日,我国商务部公布了对自欧盟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存在倾销,中国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其中,在初裁中,作为欧盟第一大多晶硅生产商德国瓦克公司的被裁定的反倾销税率为21.8%,反补贴税率为10.7%,合计达32.5%。

      为此,在2014年3月14日,德国瓦克公司向中国贸易救济调查机关-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递交了价格承诺书。

      最终,中国与欧盟关于多晶硅反倾销纠纷,以限制多晶硅进口数量和价格的价格承诺给予解决。

      不过,在实际实施中,来自欧盟的企业却并未按照价格承诺进行对中国出口多晶硅,"中欧的光伏价格承诺与中欧之间的多晶硅价格承诺其实并不对等,因为光伏的价格承诺是欧盟要求中国企业若改变生产地,必须向欧盟报备,并继续严格执行价格承诺,但是多晶硅价格承诺设定的条件宽松一些,这并不平等。"江苏一家大型多晶硅制造商吕姓负责人对记者说。

      记者获取的材料显示,从2014年5月1日瓦克公司开始履行价格承诺以后,有多笔原产自德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进口价格明显大幅低于同期平均进口价格。

      其中,在2014年6月,宁波一家太阳能公司从德国进口了8.6吨多晶硅,进口价格为11.73美元/公斤,这个价格明显大幅低于当月德国多晶硅的平均进口价格24.22美元/公斤,也明显大幅低于当期瓦克公司的公开报价,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该价格低于瓦克公司当期承诺的价格。

      同时,海关进出口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5月,另一家来自浙江的太阳能公司从德国进口6.5吨多晶硅,价格为15.4美元/公斤,而当月德国多晶硅平均进口价格为23.98美元/公斤。

      对此,光伏行业专家赵玉文对记者说,"上述数据说明德国企业涉嫌违反价格承诺没有得到纠正,导致德国多晶硅大量进口中国,价格承诺执行以来,进口有增无减,价格随意涨跌。"

      通过加工贸易规避反倾销

      除了德国之外,我国多晶硅另外两个进口国,分别是美国和韩国,这两个国家也分别对我国实施的多晶硅反倾销上面大做文章。

      来自海关4月份的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10897吨,在上月破万吨的基础上环比再增加5.8%。在光伏用料的传统淡季,今年1月份至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却高达38061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29.4%。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占据中国市场,来自韩美两国出口到中国的多晶硅价格,从去年4月份的22.51美元/千克降到今年4月份的19.67美元/千克,降幅达到12.6%,其中韩国多晶硅价格更是低至17.07美元/千克。

      针对4月份多晶硅进口量的持续上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分析认为:当月,我国自韩、德两国的进口量占总进口比例为68.4%,因此,从这两国进口总量居高不下是导致多晶硅进口量持续过万的主要原因。其二,4月份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量为1445吨,占当月自美国进口总量的91.2%,可见,尽管美国企业的税率都在50%以上,但实际上绝大部分通过加工贸易渠道进口规避反倾销税;其三,来自我国台湾等转口多晶硅占比逐渐增大,4月份从这些地区进口多晶硅1851吨,环比大幅增加26.9%,占总进口量的17.0%。

      对此,上述吕姓负责人对记者说,“美、韩等国,通过加工贸易出口多晶硅到中国市场,实际上规避了中国对多晶硅进口的反倾销税,让我国针对上述各国采取的的反倾销措施成为摆设。因为在加工贸易的保护之下,国外多晶硅出口到中国,不但可以规避惩罚性关税,同时还可以免缴一般贸易4%的常规关税。"

      而在赵玉文看来,这对于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冲击非常大,他对记者说,"欧盟企业外发价格承诺,同时韩美两国也在降低多晶硅出口价格,将会进一步拉低国内市场价格,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国内多晶硅企业库存高企,亏损面扩大。"


关键字:   企业 多晶硅 中欧 欧盟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