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工业化程度只有3%~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业化平均达到65%,最好的瑞典达到80%。中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工业化和绿色建筑。”9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在深圳举办的绿色建造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直指中国建筑发展的瓶颈所在。围绕着绿色与可持续,多位业界专家在论坛上提出自己的前沿性观点。
“保温、隔热、水电暖线等大量建造内容,目前都是现场施工,建筑质量、安全性等都不容易保障,未来,这些都要在工厂生产,建房子就像造汽车一样,就是绿色建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描绘了自己理想中的中国建造情景。
工信部、建设部8月联合发布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到2018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从“反者道之动”的工程哲理层面思考后提出,应该注意防止过分追求指标百分比,目光放在建造传世经典建筑才是绿色建筑的核心所在。“结合现有技术,融合当代最先进技术,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谢礼立看来,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其实质都是土木工程灾害,必须也只能通过土木工程方法,人类才能减轻和防止这类灾害对建筑的破坏。治理和防御土木工程灾害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自康复能力的城镇体系。建筑在自然面前能够表现出顺应性、康复性等特质,正是绿色建造的目标。
为期两天的“绿色建造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由中建一局主办。中建一局在全国建筑领域第一个提出“绿色施工”、“蓝天行动”理念,并制定了全国第一部绿色施工企业标准。此次主办论坛,其绿色与可持续的核心议题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全国首座超高层近零能耗建筑获评金级碳中和建筑认证 2024-10-31 14:07:25
- 新型电力系统下绿色电工材料和智能电工装备技术探索 2022-09-29 14:31:37
- 超低能耗建筑单个项目奖励最高1000万元 2022-09-15 14:50:14
- 预计明年水泥行业正式纳入碳交易体系 2022-09-10 11:45:36
- 重庆将推出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开展绿色低碳建材下乡 2022-05-18 10:32:11
- 建筑碳中和:真伪路径的博弈与破局 2022-04-24 15:29:46
- 中国能建召开“30・60”研究院首次工作会 2022-03-31 16:53:07
- 云南建筑行业推行绿色施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2-03-31 16:29:56
- 碳路先锋|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场馆正式诞生 2022-03-31 15:44:28
- “双碳”目标下建筑工地减碳方兴未艾 2022-03-31 15: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