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煤控专家共聚为“十三五”能源结构转型建言献策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国科技网   发布时间:2015-11-05 08:49:31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中国科技网11月4日电(记者李禾)11月4日-5日,建言“十三五”中国煤控规划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中国煤控项目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执行报告。报告提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要约束在27.2亿吨标煤(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7.4%,天然气在总能耗中的比重提高到10%,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15.2%。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煤控项目(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及中国节能协会共同主办; 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CIFF)、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及能源基金会中国(EFC)协办,得到了政府智库、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近300位能源环境领域的有识之士集聚一堂,包括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官员、部分省市地方代表、国内外行业专家、国外使馆官员、企业家及NGO组织参加,探讨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结构转型,为“十三五”期间能源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会议期间,中国煤控项目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执行报告。报告整合提炼了中国煤控项目一年多以来的研究成果。煤控项目集聚20多家国家级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共同智慧,在此基础上前瞻性地提出了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要约束在27.2亿吨标煤(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7.4%,天然气在总能耗中的比重提高到10%,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15.2%。

“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质量、公众健康、气候变化等红线的强力约束下;采用全国经济分析的自上而下、区域化差异的自下而上以及技术特点鲜明的部门分析模型相互耦合,得到煤控目标。” 中国煤控课题组核心组成员、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博士在会上表示,“课题组提出的煤控目标配合国家整体的能源结构调整规划,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分析结果,与其他各种约束目标相辅相成,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多重目标。

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房庆表示,“日前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纳入五年规划中来,重点提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是中国政府在对待环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释放出的强烈信心;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途径;煤控是推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和碳排放初始分配和交易的有力杠杆。课题的研究成果对这一实施路径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今年6月,中国政府向巴黎第21次气候变化谈判框架大会提交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做出了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这对控制煤炭消费形成倒逼机制,2020和2030年的煤炭消费总量分别要控制在38、34亿吨以下。煤控规划能促进中国碳排放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课题组提出的煤控目标紧密结合了国家颁布出台的环境法规标准以及气候变化要求;同时,从全国、地方、部门三个维度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学术论证,提出促进煤控的能源体制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呼吁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以及提出构建亚洲能源安全合作机构,促进全球能源市场繁荣。

“中国正在走过一个令人振奋的十字路口。从政府到公众都向往发展低碳经济,并且理解对于实现未来能源需求来说,从煤炭转向清洁可持续能源非常重要。低碳能源体系对今天的孩子们而言,是未来的保障; 它可以提供更加清洁的空气,能源安全以及更好的工作;并且,它提供了对未来全球资源更加智慧的管理。“英国儿童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中圆点)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表示。

关于中国煤控项目:作为世界煤炭消费第一大国,中国不仅在国内面临雾霾等多重环境污染的挑战,并且也承受着国际上碳减排的压力。这对中国在未来中长期的能源转型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势在必行。为此,NRDC与包括政府智库、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20余家有影响力的机构通力合作,于2013年10月共同启动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项目(中国煤控项目),为设定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实施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提供政策建议和可操作措施,促使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前达到峰值,帮助中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

关键字:   煤控专家 “十三五”能源 转型 献策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