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表示,三季度火电得益于成本端持续下降,盈利水平继续提升,火电行业盈利当前已达高点。
今年三季报披露完毕,上市公司可谓悲喜两重天。而火电类上市公司的盈利再达历史高点,交上了一份让投资者满意的成绩单。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前三季度,41家火电和热电类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603亿元,相比去年的522亿元增长16%。
而四大电企的前三季度共赚了279亿元,几乎占据了上述41家电企的一半的净利。
分析师表示,三季度火电得益于成本端持续下降,盈利水平继续提升,火电行业盈利当前已算是历史高点。
但是,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上网电价或在2015年年底迎来年内的二次下调,全国平均下调幅度或在0.03元/千瓦时。
分析师称,本次上网电价下调,主要受到上游煤炭价格不断走低,电企盈利明显好转的影响。
四大电企共赚279亿元 火电盈利已至历史高点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华能国际以132亿元的净利润成为今年三季度最赚钱的上市电企;随后依次是华电国际、浙能电力、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和大唐发电,净利润依次为61亿元、56亿元、50亿元、45亿元和36亿元。
华能国际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前三季度售电量同比增长7.72%,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行。
其中,火电类上市电企全部实现盈利。热电类上市电企仅有滨海能源、大连热电和惠天热电亏损。
需要一提的是,四大电企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279亿元,占这41家上市电企净利的46%,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净利。
今年三季报披露完毕,上市公司可谓悲喜两重天。而火电类上市公司的盈利再达历史高点,交上了一份让投资者满意的成绩单。
同时,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和大唐发电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72.49亿元、514.47亿元、413.62亿元、470.95亿元,相较于2014年下跌幅度分别为7.98%、9.97%、10.91%、9.97%。
电企盈利再创新高,主要受益于原料成本不断下降。
数据显示,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前三季度均价444元/吨,较2014同期和上半年均价分别降低15.9%和4.2%。
国泰君安分析师表示,三季度火电得益于成本端持续下降,盈利水平继续提升。煤炭价格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在低位震荡,难以继续深度下跌,因此火电行业盈利当前已算是历史高点。
上网电价或下调 将减少电企利润
同花顺数据还显示,41家上市电企中还有15家电企净利润出现下滑。同时,最不赚钱的上市电企有红阳能源、吉电股份、哈投股份和新能泰山等。
其中,红阳能源在三季报中表示,本年电价、电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及北方化工大幅减产,使蒸汽量大幅减少等因素影响使营业收入减少。
华电能源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净利1.57亿元,同比下降17.95%。每股收益0.08元。
同时,华电能源预计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发电量同比减少及电价、热价下调。
实际上,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需求减少,发电量也不断下滑。
根据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9月份发电量出现显著下滑,同比下降3.1%,前值增长1%。1月份-9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0.1%,前值增长0.5%。用电量萎缩同样显著,同比下降0.2%。
此外,2015年4月份,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下调了约两分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企的业绩。但是,今年以来,煤价继续下跌,电企受益于成本下降业绩再创新高。而与电企相比,煤企处境艰难,亏损面积不断扩大。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上网电价或在2015年年底迎来年内的二次下调,全国平均幅度或在0.03元/千瓦时,具体下调时间尚未最终确定。
今年三季报披露完毕,上市公司可谓悲喜两重天。而火电类上市公司的盈利再达历史高点,交上了一份让投资者满意的成绩单。
“假设此次上网电价下调幅度为0.03元/千瓦时,若以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火力发电数据(42049亿千瓦时)进行计算, 以年为计算周期,则整个电力行业利润缩减约1263亿元。”安迅思分析师林晓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上网电价下调,主要受到上游煤炭价格不断走低,电企盈利明显好转的影响,上述因素为上网电价下调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她还认为,此次上网电价下调,对于目前低迷的煤市利空有限,仅是国家为平衡各方利益的行为,但煤电联动机制或迎来重大变革。
今年三季报披露完毕,上市公司可谓悲喜两重天。而火电类上市公司的盈利再达历史高点,交上了一份让投资者满意的成绩单。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