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0年规划车桩比将接近1:1 充电桩推广急需政策支持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11-20 13:19:26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11月17日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为超过12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约为4∶1的车桩比,远未达到1∶1的标配。

      记者在北京、安徽、江苏等多地调查发现,很多居民小区不允许私人安装充电桩,而公共充电桩则存在费用高、接口不统一等矛盾。充电难依然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障碍。近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那么,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的解决路径是什么?

      2020年规划车桩比将接近1:1

      减免新能源车船购置税、开放电动乘用车准入、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限行限购……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政策出台,让许多消费者萌生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念头。

      但充电不方便仍是不少民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顾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以目前的充电桩数量还无法让消费者消除对出行半径的担忧,抑制了购买需求。

      崔东树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建充电桩大部分是公用充电桩,而公用充电桩中很多是电动公共汽车、电动出租车专用桩,实际开放给个人用户的数量不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中国要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介绍说,届时需建成480万个分散式充电桩。这意味着,规划的车桩比应接近1∶1。

      私人充电桩小区不让装

      记者调查发现,在消费需求不断升温的同时,私人充电桩小区安装难,而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则推进慢。

      按建设流程,消费者需要提供小区车位产权证明以及物业安装充电桩的同意书,充电桩安装公司才能为其安装私人充电桩。

      重庆市渝北区市民付思思向小区物管申请在自有车位上安装充电桩,但物业以不方便管理为由拒绝了。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拥有产权车位的民众,物业担心建立私人充电桩发生安全事故或地下车库电容量不足,而租用车位的,由于车位产权属于开发商,物业多数直接拒绝。

      家住北京丰台区的张先生购买了一辆电动汽车,想在长租车位旁安装充电桩。他接连跑了十多次物业,都没有得到解决,现在只好选择在公共充电桩充电。然而,数量少、价格偏贵、接口不统一的公共充电桩也没那么方便。

      对于公共充电桩“吐槽”最多的,还有未明确国标。目前,各家充电桩企业和汽车企业的企业标准各不相同,导致经常出现车桩不匹配无法充电的情况。

      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标准在修订中

      一些专家表示,国家相关意见应落到实处。指南中指出,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

      “各地住建部门应严格验收程序,防止部分开发商为了利益无视群众的充电需求。”合肥市科技局戴兵说。

      对于已建小区充电难如何“破冰”,普天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运营服务部经理马金龙等建议,可通过政府奖励小区物业、充电桩企业和物业公司在小区里合建等方式解决。

      崔东树认为应建立统一的充电桩信息平台,让消费者能便捷获知充电桩的位置。

      在充电接口方面,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按照确保车桩互联互通要求,正在抓紧修订充电接口和通讯协议标准,将进一步统一认识,完善配套政策,形成协调推进的合力。

关键字:   急需 政策支持 推广 充电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