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为了成为“核能强国”,中国开始加快培育关联产业。执行这一国家战略的先锋是作为“三大核能企业”之首的中国核工业集团。该公司引领着中国核电产业的振兴,现在更以自主开发的国产核电为武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日本经济新闻》1月5日以《中国核电出口的先锋――中核集团》为题报道称,2015年12月30日,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发改委大楼,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和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共同表示,“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全世界的核电行业巨头。一起向西看吧。”
报道称,两家公司当天举行了签约仪式,共同出资5亿元人民币,成立出口国产压水堆“华龙一号”的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都是大型国有核能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以中国原核工业部为母体,一直是行业老大。中国广核集团则以广东省为底盘,立志在核电站建设和运营成绩方面成为国内老大。“彼此互为竞争对手、一山不容二虎”的两家企业突然迅速接近的背景是,2011年的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
报道称,“核能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安全性的确保”,中国政府转变了此前让国有大企业间互相竞争的核电政策,认识到“要想在海外市场掌握主导权,应避免过度的国内竞争”。其解决方案便是中国核工业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的“技术合作”。
报道称,在浙江省嘉兴市,1991年中国最早的核电站“秦山第一核电站”试运行。中国1964年首次成功完成核爆试验,为核武器的实用化开辟了道路。这次,中国又以“军转民”的口号,推进军事技术的军民融合。秦山核电站也是其中一环,参与者是中国核工业集团的前身企业。
秦山第一核电站的基础零部件是由三菱重工业等提供的,但却一直致力于中国自主设计和建设。为了弥补性能不足,尽管也引入了海外技术,但中国核工业集团却执着于本国技术。
报道称,另一方面,中国广核集团的技术是作为法国阿海珐前身的原法马通提供的。中国核工业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希望通过整合各自技术,提高“国产核电”的性能,集中精力参与海外竞标,由此诞生了“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的反应堆容器和蒸汽发生器等核心部分都是中国制造。每座反应堆的平均建设费用为30亿美元左右,只相当于日美欧企业的三分之二左右。
报道称,“英国也决定采用。性能非常棒。”2015年11月,中国核工业集团与阿根廷政府签订出口“华龙一号”压水堆协议。对这次协议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英国一个月前决定在国内核电站中使用该款反应堆。
不过,“华龙一号”压水堆是一个结合国内外技术的“来路不明的存在”(日本核电企业语)。要想实现稳定运转和确立审查体制,离不开发达国家的合作。
为了进一步强化竞争力,据说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将中国核工业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进行合并。以形成与追求规模效益、接受东芝旗下西屋公司提供技术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的“两强”格局。
报道称,中国核电行业已经由“韬光养晦”进入了争夺国际市场的新阶段。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