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35个城市贡献了全国40%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整体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的关键。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前,中国就承诺将实施新型城市化,优化城市系统和空间布局,将低碳发展概念融入整个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之中。
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有很大机会形成“新型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可以成为最节能而非大大增加能源消耗的居住地。
过去20年,中国已经开始实验如何让城市变得更能可持续发展。中国采取了多种举措,包括住建部的生态园林城市项目,环保部的生态县、市、省计划以及低碳社区试点项目。然而,许多生态城市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曾被称作中国第一生态城的东滩由于腐败和资金问题而失败,引发大量关注。受困于类似问题,另外一个大型生态城项目――曹妃甸也偃旗息鼓。
尽管目前并没有一个生态城市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但许多中国城市提供的成功实践可以大规模推广。天津生态城提出所有建筑物都要符合绿色建筑物标准,如果同样的标准适用在新一轮城市化中,将起到很大作用。
快速公交线路的建设也有很广阔的前景。在中国城市中,1/3最有害的排放物来自交通车辆,增加公共交通使用人数十分重要。快速公交最初在广州启动,现已扩大到其他19个城市。这些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了排放和交通堵塞,成本只是修建地铁的1/10。
无车化交通在中国城市设计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如上海新天地商业区。此外,杭州等城市还提供了自行车共享等补充机制。中国的自行车共享项目的数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在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之后,全球城市规划者将注意力转移到了2016年10月的基多全球人居环境会议上,中国的城市必须要加大这些积极举措的实施力度。
未来十年,中国计划建设相当于10个纽约市面积的城市空间。通过这些举措,中国的城市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气候未来中扮演关键角色。
关键字: 绿色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