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下旬的一天,我和刘维刚约好在广州万科云见面。尽管此前从未谋面,但也相当好辨认:其时广州酷暑尚未退去,刘维刚身着短袖,满头大汗,抱着一个硕大的建筑模型站在过道上,这让他在这间充当售楼处的咖啡馆中相当醒目。
他领我走上咖啡馆二楼一个狭小的格子间,还有一拨人正在里边喝着功夫茶,等着和他讨论入驻创客空间的事情。万科云是万科新推的一个科技地产系列,也卖产权40年的商品住宅,他们希望通过聚集科技公司来实现业务转型或者增值。趁着这个时节,85后的刘维刚在这里创办了一个名叫格米瑟夫的能源互联网创客空间。
他随手抱着的那个硕大建筑模型,是一个制工精巧的新能源社区沙盘。它的制作者,是已入驻格米瑟夫创客空间的一家名叫3D广雅的公司。这原本是家普通的沙盘制作商,经过他们重新规划,瞅准分布式能源蓬勃兴起的巨大市场,将发展方向调整为专注于服务能源领域的复杂模型制造商。
而更多的创业者,则沿着能源产业本身所特有的脉络,在技术创新、区域服务,以及易于嫁接互联网的终端或企业级市场,勇敢的做出尝试。
其实,在整个2015年,能源圈都在讨论能源互联网。在板结多年的电力体制终于在售电侧松动后,又赶上了中央的双创战略,这让胸怀梦想的创业者找到了纵身一跃的理由。虽然能源互联网在不停歇的辩论中尚未找到各方公认的定义,却也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煤、气等大宗商品,到节能、售电等服务领域,但凡和能源相关,创业者们都乐于消费这个词汇带来的巨大红利。
相应的,与近来股权投资唱衰论调步伐并不一致的是,至少在能源和清洁领域,九鼎、青云、IDG、达晨、赛伯乐、新天域和同创伟业等国内顶级机构,都在募集相应的创投基金,或者依然保持敏锐的出手态势。而这一波和十年前与清洁能源相关的创投热潮不同的是,它的突破口有了更多选择,对固有的利益禁区也探入更深。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光伏 “失宠”,风电 “上位”,风电如何打破光伏主导? 2025-04-16 18:20:04
- 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5-04-16 18:16:28
- 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5-04-16 18:13:07
-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中越联欢活动代表 2025-04-16 18:10:57
- 联合国通过全球航运净零排放历史性新协议 2025-04-16 17:51:24
-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5-04-16 17:48:18
- IMO达成重要碳定价协议,中国投赞成票! 2025-04-16 17:44:51
- 碳市场扩围加速绿色转型 2025-04-16 17:43:17
- 工信部“双碳”标准方向! 2025-04-11 20:09:37
- 中方反制!对美再加征50%关税 2025-04-11 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