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仍处于持续下行状态,实体经济疲软,而环境压力却是与日俱增,犹如一个饿着肚子的减肥者,整个环保产业都处于一种紧迫和忐忑不安的氛围之中,环保公司出于危机并存的市场下。
当前,面对中国如此巨大的环保市场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情况。中国的环保行业现在的竞争状态是什么样的?未来又会呈现怎样的合理布局?
首先,环保市场这块巨大蛋糕给予了整个环保企业一个巨大的盈利空间和发展机遇。
其次,大小公司之间竞争加剧。拥有雄厚财力与背景的大型环保公司间,他们竞争的拼的是雄厚的财力和政府部门的友好关系。目前,大型的环保项目都是具有国家背景的。这个时候,哪个公司拥有强大的财力既保障项目的正常施行,又使自己的公司正常运行,资金链正常运转;哪个公司拥有更多的政府相关人脉资源。那么这个公司获得大项目的几率就变大。
对于规模比较小的环保公司,他们之间不会靠财力拼杀,只会运用新技术来最大程度降低项目运行成本,进而增加项目收益来赢得项目。这个竞争过程中,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就会显得弥足珍贵,新技术是这些中小型环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失去,就会面临被吞并的危险。
但是,竞争是所有环保企业的竞争,只不过一开始可能是阵营不同而已。大型环保企业通过竞争,不断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从而不断在市场中赢得份额;中小型环保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不断淘汰掉那些技术落后,服务不到位的环保企业;最后,在最终的竞争中就会出现拥有雄厚财力和深厚背景的大型环保公司和通过技术创新赢得竞争力中小型环保公司之间的竞争。若是在这场竞争中一定要出现你死我活的局面的话,无疑,大型环保公司肯定是胜出的。依此推理,只能是强者更强。市场结构就会变得单一,显然,这不利于环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好的竞争结果是,大公司和小公司既有竞争也有依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才能共同促进环保行业的发展。最优的结局是大公司统领小公司协同发展。
最后,现在政府和公众的想法也发生了转变,政府越来越需要看到结果,不再仅仅关注项目的类型,更加关注治理结果,公众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需要的是治理效果。从以前各企业围绕政府的环状状态变为链条状态,政府不再面对所有企业,而是面对一个总包服务商,然后大公司再进行分包。这一系列的转变导致的结果会是资源重整,价值并购,马太效应,优胜劣汰。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