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日前,《河北省石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出台,河北省将按照集约化、基地化、园区化、绿色化的发展思路,推进石化企业入区进园,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科学构建产业链条,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资源的高效利用,努力实现产业链之间的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
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大幅下降
河北省石化产业基础雄厚,“十二五”期间全省石化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2%。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0.4亿元,是仅次于钢铁、装备的第三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国内各省市第九位。
《规划》提出,河北省石化产业发展要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意识,大力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快化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进程,综合运用化学、化工、环保、生物、信息等技术,全面推进化工产品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和使用的绿色化。
为进一步推动河北省石化产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石化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要比“十二五”降低10%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到100%;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30%以上。
石化企业向沿海转移、向园区集中
河北省拥有上千家规模以上石化企业,但大部分企业处于分散布局状态,难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将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化、园区化。大力推进石化产业向沿海转移、向园区集中,加快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京唐港石化产业园区、沧州渤海新区的建设步伐,建设大型沿海石化基地,加速产业聚集,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努力实现炼油、乙烯、芳烃等石化产业一体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石化产业的集中度和产业链延伸发展。
此外,河北省还提出要加强园区水系统建设,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公用工程配套、辅助工程齐全、产品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到2020年,河北省曹妃甸石化基地框架基本形成,达到3000万吨以上原油综合加工能力;渤海新区合成材料基地规模进一步壮大,形成以PVC、己内酰胺(尼龙)、tdi、MDI(聚氨酯)、聚丙烯、聚酯为主的合成材料产业集群。沿海地区石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由2015年的38.3%提高到45%以上。园区、基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70%以上。
发展环境友好的精细化工
数据显示,在河北省石化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的肥料、化学农药、染料等产品占比已由2010年的13.55%下降到了2015年的10.85%;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学原料、精细化学品、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占比则由2010年的33.61%上升到2015年的44.22%。
“十三五”期间,河北将继续淘汰落后工艺,提高高端产品和精细化产品比例。
“十三五”期间,在化肥行业,河北省将加快发展各类专用肥、复合肥,提高化肥产品层次,淘汰磷肥落后产能;在农药行业,大力发展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环保型农药制剂及配套的新型助剂,优化农药产品结构,并提升农药生产的环保水平;在染料行业,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染料及其中间体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适用的“三废”治理技术的推广、研发,全面提高染料行业的环保水平。
同时,提高高端产品比重,河北省将以环境友好、性能优良、高附加值为目标,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力争2020年产品精细化率达到60%以上。为实现目标,河北省将严格市场准入,控制焦炭、烧碱、纯碱、硫酸、电石法聚氯乙烯、甲醇、染料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标准、环境标准、节能节地节水、质量和安全等准入手段的倒逼作用,加快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对退出落后产能转产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企业,河北省将在行政审批、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坚持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化工
石化产业能耗较高、对环境影响较大,在国家实行能耗总量和排放总量双重控制,特别是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的大背景下,河北省石化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日益凸显。
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为河北省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河北省将综合运用化学、化工、环保、生物、信息等技术和理论,从产品设计和原料应用的绿色化及采用绿色催化剂、绿色溶剂入手,全面推进化工产品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和使用绿色化。在生产过程中,《规划》提出,河北石化产业要在新反应介质替代技术、高效催化技术、二次资源循环技术、环境保护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绿色工艺工程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在末端治理上,《规划》提出,加快化工产业的园区化、循环化、清洁化及化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进程,实现节能减排。推广应用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挥发性有机物回收和催化燃烧技术等,将化工生产及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推进石化产业的高端化、差异化和绿色发展。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 2024-10-31 16:24:44
-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以多能互补的耦合体系助石化行业减碳 2022-09-29 14:50:22
- 注册资本25亿!中国石化在南京成立全国首家碳产业公司 2022-09-26 16:37:11
- 中石油集团指定碳交易机构 完成东北碳汇资源重要战略签约 2022-05-25 15:29:01
- 化石能源如何进退? 2022-01-15 18:10:14
- 马石油将首次向中国交付碳中和LNG 2021-09-30 15:52:05
- 争当“优等生” 海南将重点做好电力、石化等领域碳达峰 2021-09-09 22:08:21
- 石化企业为了碳中和在做啥? 2021-09-09 22:06:37
- 国外国有石油公司开始朝着碳中和方向迈进 2021-09-09 22:04:58
- 江苏石油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方案 2021-09-09 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