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业总产值位居全省首位 武昌金融之城打造全国碳金融集聚示范区
金融业一直是武昌的支柱性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集聚效益凸显,总产值位居全省、武汉市首位,综合实力全省领先。目前,武昌区共有区域总部型及法人金融机构360余家,银证保期等主要金融机构数量居武汉市各城区首位。2020年,全区金融产业增加值达400.69亿元、同比增长6.3%,占全区GDP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26.8%),占武汉市金融业增加值总量的四分之一(24.6%),居全省、武汉市各城区之首;全区2021-07-04 18:53: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35.html -
碳交易创近期最高水平北京交易所碳配额交易均价73 元/吨
本周全国碳配额成交量 336 万吨,由于前一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为满足履约企业交易需求临时开市,高基数导致本周成交量较前一周下降 21%。但是本周碳配额总成交规模为 1.21 亿元,较上周增长 26%,主要是成交均价上涨带动。2021-07-04 16:17:4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23.html -
碳中和背景下的国际绿色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和碳中和的关键驱动力,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本文调研梳理了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布的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并基于全球绿色技术领域PCT专利的计量和文本聚类方法,分析了国际绿色技术的研发态势。2021-06-27 20:13:3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07.html -
管输能否打破氢能储运瓶颈
我国是产氢大国,丰富的工业副产氢可以充分保证氢燃料电池产业所需的氢源。但氢气来源与煤炭工业紧密相连,主要集中在北方内陆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超前,氢能需求量巨大。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氢能供需错配问题,突破储运技术制约,氢能才能在我国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 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河北定州至高碑店氢气长输管道可行性研究项目,管道全长约145公里,是国内目前规划建2021-06-27 20:00: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04.html -
国内首个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落户江苏
记者9日从江苏省国资委获悉,近日,国内首个电力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在江苏省国信集团旗下的新海发电有限公司正式上线。该系统不仅能够精准计量火力发电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可实现碳排放实时监测。 “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核算是准确掌握碳排放变化趋势、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前提。“我们以往主要是根据消耗的煤来估算碳排放,消耗1吨煤,排放约2.6吨二氧化碳。”新海发电有限公司环保2021-06-12 18:27: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58.html -
在碳中和话语权的大国博弈中,科技企业担任什么角色?
根据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攀升,已成为世界主要二氧化碳排放源。发达经济体虽早已开始着手碳排放控制工作,目前已能维持碳排放积累量稳定不再增长2021-05-28 11:14:4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565.html -
中钢国际:中成碳资产管理目前以钢铁行业为主、覆盖有色、电力、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5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钢国际提问, 请问贵司旗下的中成碳资产管理主要从事什么业务? 公司回答表示,中成碳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以钢铁行业为主、覆盖有色、电力、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型咨询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节能低碳发展咨询和环境资产管理服务。2021-05-27 13:38:1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529.html -
北京和碳为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碳达峰方案及碳中和规划
为了响应党中央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号召,做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主动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3月25日,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启动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碳中和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师少杰及各部门主要技术人员,编制单位北京和碳项目组人员参加。2021-05-24 19:19: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62.html -
CCER:核心机制与收入测算――碳中和碳达峰带来的投资机会
我国参与国际CDM机制受限,开始筹建国内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2012年之前,我国企业主要通过CDM(清洁发展机制)参与国际碳市场。但是,随着欧洲经济低迷以及京都协议书第一阶段的结束,2021-05-23 19:22:2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99.html -
农业应对碳中和,这十五家企业是怎么做的?
国际能源署发布2020年全球排放数据:全球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下跌近20亿吨,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让各地的生产、供应、消费需求放缓。虽然除中国外,各国的排放量在2020年均有所下降。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推动能源、消费、农业等领域进行正常运转,如果相关企业和国家不持续出台相应政策或措施来促进碳中和的发展,全球则会迅速面临排放量反弹甚至达到峰值等问题。2021-05-23 19:08: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