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用户名: 密码:
碳中和招标网 碳中和人才招聘网
网站导航    网站首页 > 关键字:体系
  • 氢能离我们如此之近

    2020年9月,北京市首个氢能产业园――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正式揭牌。在揭牌仪式上,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示范区将依托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产业资源优势,构建以加氢示范站、氢能交流中心、科技园区为载体,产业基金、企业联盟、专项政策、试验基地为支撑的“3+4”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成集氢能产业研发、测试、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创新生态。目前,距离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揭牌已经半年多过去了,示范区建设到什么程度了?
  • 中科院“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提出“三端发力”体系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30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中科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作专题报告,公布中科院“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进展提出,“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固碳端“三端发力”体系,“碳中和”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以及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
  • 中安和平研讨会聚焦“碳中和生态城镇建设”

    5月30日,中安和平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京组织召开“碳中和生态城镇建设”研讨会,中安和平董事长张扬、著名经济和低碳专家阿尔弗雷德皮特勒教授、环保部原总工程师徐庆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咨询研究员郭宁林、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顾忠良等专家学者围绕“碳中和条件下土地使用及可持续发展土地管理,低碳技术、气候与环境保护,智慧低碳城市/区域建设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 欧盟碳价突破56欧元 全球碳定价体系呼声渐强

    近一个月来,欧盟碳价屡屡创下历史纪录。
  • 共话“碳中和”时代,中国金茂亮相第十七届绿建大会

    5 月 18 日, 2021(第十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建大会”)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帷幕。大会以“聚焦建筑碳中和,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新体系”为主题,数千人共同探讨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
  • 天津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完善本市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规范碳排放权的抵消,促进全社会减少碳排放,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和《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津政办规〔2020〕11号),制定本办法。
  • 国际碳交易机制复杂化及中国应对

     国际碳交易机制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气候保护的双赢,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处于关键与核心地位。但是随着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密度日渐上升,机制之间已经开始呈现“意大利面碗”效应。[1]国际碳交易机制亦面临多样化的困境,不仅有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所设置的主渠道机制,而且还存在着主渠道机制之外不受国际监管的单边、双边及区域
  • 美国机动车碳减排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近些年将机动车环境管理重点集中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研究美国机动车碳减排经验,可为我国机动车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 田延军

    山东亚华低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碳中和综合服务商,秉承“绿色低碳赋能用户发展”的使命,打造“智能+低碳”的碳管家云服务平台。公司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服务体系,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四体系认证,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国家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评价机构、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机构、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第三方评价机构
  • 企业为何不积极消费绿色电力?

    我国要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电力消费是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因消费观念滞后、投入成本大、市场交易机制欠缺等诸多因素制约,企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态度并不积极。专家建议,进一步开放绿色电力参与电力市场化政策、完善“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制度,体现绿色电力和“绿证”环境价值,融入全国碳交易体系,提升企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