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变身”续集来了,这回是……
此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那么,二氧化碳除了可以“变”淀粉,还能“变”其他东西吗?2022-05-18 10:45: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73.html -
我国已创建三批共计15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近日,工信部等6部门公布2021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包括通信、互联网、能源、金融等领域44家数据中心入选。至此,我国已先后创建三批共计15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2022-05-18 02:33:2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71.html -
山东省印发钢铁化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2007年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到2020年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愿景,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负责任大国的减排担当2022-05-18 10:03:2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62.html -
国家发改委实现双碳目标不搞“碳冲锋”不搞运动式“减碳”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的二氧化碳。”2022-05-16 17:09:1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48.html -
我国百万级CCUS项目梳理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新的发展,是指将对大型排放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2022-05-16 16:38: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36.html -
我国首部《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将发布
由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研发的《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将于近期发布。以下内容是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教授对《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做出的解读。2022-05-16 16:34: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34.html -
这些碳中和技术被列为重大技术装备
2022年5月13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了我国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名单中包含储能、风电、光伏、氢能、核能等直接或支撑减碳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还包括百万吨级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等!2022-05-16 16:03: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29.html -
习近平:坚定不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北京5月15日电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对能源和双碳工作作出重要论述。2022-05-16 15:47: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25.html -
千亿碳市场,会是商业航天的新空间?
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目标。在实现“双碳”愿景的过程中,既要减碳,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又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将排放的碳吸收掉。2022-04-27 14:58:2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18.html -
1000亿市场!碳中和下煤电“三改”联动需求旺盛
2021年,煤电以不足50%的装机占比,生产了全国60%的电量,承担了70%的顶峰任务。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煤电将逐步由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电源转变为电力电量并重的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2022-04-27 06:38: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