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有望2027年前后实现碳达峰 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
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31日在北京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成果《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提出,通过积极主动作为,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前后实现达峰2022-03-31 15:15: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126.html -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企业方案该咋定?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此前,《巴黎协定》设定的气候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之内(理想情况下控制在1.5℃)。2021-12-30 22:22: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07.html -
加大对5G基站、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CCER重启信号释放
北京时间11月14日,COP26大会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主席阿洛克・夏尔马宣告,全球近200个国家在妥协中寻求突破,最终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大会关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适应资金、政策实施、协作等问题,通过了将气温增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决议2021-12-16 16:45:1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488.html -
大爆发!“碳中和”是长达40年的投资机会?
碳中和这一目标推动企业在工艺、技术方面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即使依照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努力,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建筑、交通、垃圾处理等绿色经济相关行业也可以为中国带来约0.3%的就业率提升。2021-05-19 16:56:4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74.html -
大气控污研究成果亮相:京津冀钢铁产能远期应控制在2亿吨
2018年5月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深化大气污染控制中长期规划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正式亮相。其一大看点就是提出“从远期看,京津冀三地钢铁产能要控制在2亿吨”。2018-05-07 15:50:4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2432.html -
我国大部分地区低压接电时限减至30天
北京3月25日电(记者姜琳)记者25日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从即日起该公司覆盖的26个省份业务范围全面精简企业办电手续,大幅压减接电时间,高压、低压客户从提交申请到完成接电的平均时限分别控制在80天、30天以内。2018-03-27 09:38: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2217.html -
我国加快能源绿色发展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
北京3月7日讯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18年我国将加快能源绿色发展,进一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5.5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3%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左右。2018-03-08 13:47: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2203.html -
北京 今年机动车将控制在610万辆以内
昨日,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2018年北京缓堵行动计划》目前正在紧密制定中,即将于近日公布,2018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控制在610万辆以内、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7左右。同时,北京将继续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运营里程增加到632公里以上;治理自行车道900公里,使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3%。2018-01-12 16:04:2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2026.html -
京津冀清洁能源获政策推动 地热等三细分领域或迎升机
近日,京津冀三地发改委联合制定的《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印发实施。该计划提出,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费力争控制在3亿吨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26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696万千瓦2017-11-06 11:37:2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522.html -
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费力争控制在3亿吨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林子)随着大气治污压力的不断升级,京津冀地区对煤炭消费的管控力度也不断加强。11月2日,北京市发改委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这是三地政府部门首次发布聚焦京津冀能源发展的行动计划,并提出68项项目清单,明确了时间节点。根据计划,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费力争控制在3亿吨左右。2017-11-03 12:51: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