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项制氢难题,在福建这里被攻克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科研院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今起,福建日报推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走进科研院所”系列报道2024-10-31 10:22: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33.html -
法国立法推进“碳标签”,中国美妆出海需警惕这些“盲区”
近年来,中法两国在美妆方面的合作正日益紧密,两国化妆品市场的持续增长为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4-10-30 16:18:5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88.html -
绿色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获悉,为有效践行国有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中信建投以绿色碳金融为抓手,深度参与国内碳市场建设。一方面,通过持续双边报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帮助缓解国内碳市场成交分布不均匀、价格波动相对较大的隐患2024-10-30 15:54:0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81.html -
逐“绿”前行“碳”新路,四川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四川制造业数智化、绿色化发展再添新动能。近日,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在成都正式投入运行,其启动建成的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平台,是全国首个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一体化服务专业平台。未来,这里将为企业数智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更好助力。2024-10-30 15:25: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70.html -
智能技术是释放ESG在房地产领域潜力的关键
根据高力国际的一份新报告,战略投资、创新技术和合作对于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性和价值目标至关重要。该报告提供了关于房地产行业如何接受可持续建筑并遵守监管要求,同时创造长期价值的见解。2024-10-30 12:55:0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51.html -
科研人员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策略
近日,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陈怡琳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研究团队深入探讨了我国主要人为排放源对碳排放和大气污染健康损害的贡献,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见解。2024-07-24 16:33: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41.html -
《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碳排放核算指南》 解读
生活垃圾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基础。随着深 圳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厨余垃圾收运处理量不断提升,厨余垃圾已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重要板块,其处理、管理更是关系着降碳减污、碳达峰碳中和的成效。深圳市的厨余处理项目 也工艺多样、项目运行情况差异较大,现有核算方法不能全 面涵盖各类典型技术,提供参数的完整度和适用性都有所欠缺。2024-07-24 16:18: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37.html -
碳普惠机制激励公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添砖加瓦 “个人碳账户”助推绿色新风尚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业委员会前不久联合发布的《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进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碳普惠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碳普惠相关文件,为平台建设和实践提供有力政策保障。“个人碳账户”推动公众低碳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生活方式渐成风尚。2024-07-23 18:00: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17.html -
加快建立中国汽车碳足迹管理体系
我国首个车用锂离子电池碳足迹量化团体标准——《碳足迹量化方法车用锂离子电池》日前出台。该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可为我国产业链提供符合实际的参数、数据,为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核算和量化提供标准依据,加快促进汽车产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2024-07-19 20:16: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978.html -
船载碳捕集技术的竞争力如何?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航运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除了提升能源效率和使用碳中性燃料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为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挪威船级社DNV发布了系列报告,深入剖析了船载碳捕集及封存(OCCS)技术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2024-07-19 17:30: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