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性能制氢装备突破规模化商用难题
2024年,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陶华冰带领团队研发的质子交换膜制氢电解槽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批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成功走向市场。2025-03-08 16:11: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605.html -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
氢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是当前全球加速开发利用的重点能源之一。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零碳制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分别于2月13日、14日在《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2025-02-19 17:35: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397.html -
零二氧化碳排放、催化剂寿命延长 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
氢能作为未来全球能源体系重要支柱,其生产方式直接关系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及合作者通过两条互补的技术路径,在高效、稳定、清洁、低成本制氢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与里程碑式进展2025-02-19 17:34: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396.html -
我国零碳制氢技术连获重大突破
氢能是未来全球能源体系重要支柱,其生产方式直接影响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马丁团队聚焦制氢技术,通过两条互补的技术路径,实现了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氢能生产,为清洁能源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2025-02-19 16:38: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380.html -
如何补齐我国ESG信息披露的短板?
刘轶芳,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宏观经济学系主任,绿色经济与区域转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2024-10-30 12:33:5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48.html -
科研人员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策略
近日,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陈怡琳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研究团队深入探讨了我国主要人为排放源对碳排放和大气污染健康损害的贡献,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见解。2024-07-24 16:33: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41.html -
余贻鑫院士: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长期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学方面2022-10-20 13:40:3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11.html -
主题基金持续扩容 公募竞逐“碳中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日前公开表示,“双碳”行动特别是碳中和已经在世界范围形成广泛影响。他认为,进入碳中和时代,全球会形成新一轮的产业竞争或者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2022-09-12 16:32: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92.html -
王懿祥教授团队开发全国首个葡萄碳标签获广泛关注
经过对建园、农事管理、果穗套袋、采摘、包装、运输、废弃物处理等41个作业环节、72个碳足迹核算,运用低碳技术种植的嘉兴市南湖区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管理每千克葡萄排放0.824千克二氧化碳,跟常规的葡萄种植管理模式相比减碳13%……2022-09-11 12:23:1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61.html -
邵帅:构建碳税与碳交易协同互补机制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邵帅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徐乐博士二人共同撰写文章《构建碳税与碳交易协同互补机制》,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以下是文章内容:2022-05-20 16:53:2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