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碳市场金融属性专家建议可在试点市场探索碳金融业务
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多来,如何界定碳市场的金融属性?现阶段碳市场金融属性发挥情况如何?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碳市场金融属性2022-09-26 16:29:3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565.html -
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投产
中国石化宣布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 ――“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技术示范中后段――成熟的商业化运营。2022-09-15 16:32:0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528.html -
江苏南京:“碳”索新路径 逐“绿”向前行
近日,记者从南化公司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膜法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及工业示范”项目,已经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该公司负责捕碳膜分离系统集成工艺研究、示范装置建设和运行,二氧化碳捕集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09-15 16:31:0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527.html -
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电解水制氢系统 探索绿色制氢“降本增效”
平价制氢是“绿氢”得以普及的关键。记者21日获悉,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电解水制氢系统“氢舟”,探索“降本增效”的运行模式,为绿色制氢行业注入科技创新的活力。 据了解2022-09-15 15:20: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507.html -
企业碳盘查:“摸清家底”能力待加强
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截至今年7月1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022-09-12 16:13:0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84.html -
如何更好发挥碳市场调节功能?
日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联络员会议指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全国碳市场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运行一年来已初见成效。2022-09-11 12:53: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67.html -
服贸会“碳金融”:发挥碳市场金融属性,激励绿色投资
全国碳市场2021年7月启动运行一年以来,在引导行业碳减排与促进低碳市场投资两个方面已初见成效。今年4月,证监会公布了碳金融产品的行业标准,分类明确了碳期货、碳资产证券化等碳市场交易工具,碳质押、碳托管等碳市场融资工具。全国碳市场发展充满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2022-09-11 11:40: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46.html -
我国碳捕集项目的成本是多少?
当前我国碳捕集示范项目整体规模较小,成本较高。运行成本中,预计到2060年,碳捕集成本为40元~155元/吨,当前延长石油碳捕集综合项目的捕集和运行成本为26.5美元/吨CO2。2022-09-10 11:43: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397.html -
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有望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碳市场的排头兵
自2012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来,中国自愿减排市场搭建了相对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中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也持续开展,并在2021年底全国碳配额市场抵销履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05-27 17:14: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383.html -
中国煤气化制氢技术应用获突破 达行业先进水平
记者7日从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炼化”)获悉,位于广东惠州的中国首套采用E-Gas技术煤制氢联合装置已连续平稳运行超270天,累计生产氢气超5.5万吨,我国煤气化制氢技术应用达到行业先进水平。2022-05-25 16:25: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