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以来各地碳排放发生哪些变化?
经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正面冲击后,2021年中国经济逐渐复苏,在GDP增长8.1%的同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碳排放强度、能耗强度持续下降,显示出中国正努力走在“绿色复苏”的道路上2022-05-25 15:54: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357.html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技术路径通过评审
2022年5月11日,重庆汽车工程学会、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专家服务队组织天津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安汽车、招商车研等单位的5位专家,对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承担的重庆市科技局技术预见项目“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技术创新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2022-05-16 16:51: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39.html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技术路径通过评审
2022年5月11日,重庆汽车工程学会、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专家服务队组织天津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安汽车、招商车研等单位的5位专家,对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承担的重庆市科技局技术预见项目“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技术创新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2022-05-16 16:49: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238.html -
绿氢未来 何时到来
分析人士和预测机构表示,绿氢可帮助能源密集型产业脱碳、推动各国减少碳排放、向净零排放目标迈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大规模替代灰氢或蓝氢的道路上仍面临阻碍2022-03-22 12:03:5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83.html -
碳中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碳捕获和利用上
碳捕获可能会在净零排放(碳中和)的道路上发挥作用。一旦碳被捕获,应该如何处理?虽然它可以储存在地下,但一旦捕获,也可以将碳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化学品或重新进入大气层的燃料。2022-02-26 17:28:3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80.html -
“双碳”战略引领绿色发展道路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战略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之一。2021-12-31 11:08: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18.html -
双管齐下 韩国加速迈向碳中和
12月14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以韩澳首脑会谈为契机,韩国于13日同澳大利亚签署“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碳中和技术落实计划及清洁氢能经济合作”两份谅解备忘录,加强关键矿产供应链和碳中和技术领域合作。这是韩国自2020年10月发表“2050碳中和宣言”以来,在碳中和相关国际合作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关键步伐。在走向碳中和的道路上,韩国政府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快技术革新,给予政策支持,另一2021-12-31 11:03: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14.html -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 慕尼黑车展力推环保智能汽车
7日至12日,久负盛名的德国国际汽车展(IAA)首次在慕尼黑举行。这是自6月解封以来德国举办的首个大型展会活动。通过上百款全球首发的新车,IAA 2021将展示移动创新新概念、通往未来气候中和的道路以及数字化的进步。2021-09-10 21:52:2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257.html -
碳中和:科技公司下一个“必争之地”
发展到今天,“碳中和”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社会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碳中和”?毫无疑问的是,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参与者2021-09-10 13:00: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206.html -
经济观察:走向碳中和,中国火电如何转型?
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与欧美等早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转型之路(从煤炭到石油、天然气再到可再生能源)不同,迫于时间和现状的约束,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中国必须走一条完全创新的道路。2021-09-09 22:25:0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