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建筑工程新型与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一、建筑施工新型技术的使用情况 1、混凝土施工的新材料――钢纤维砼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人类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只为了居住性和生产适用性,而且还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让建筑呈现出艺术美感。标志性的住宅和工业建筑也成了人们追求的方向,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就提高了。为了使建筑的艺术感和实用性都能得到体现,我国建筑行业的专家研2015-09-11 10:41:0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5940.html -
北京正元天瑞推出节能保温墙新技术:建造百米无燃烧隐患
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振威展览集团共同举办的中国最大建筑节能展―第11届中国(北京)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博览会(简称CIBES)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北京正元天瑞建筑墙体保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展示了以“现浇复合墙体(不燃的)结构节能保温一体化”, 建造百米无燃烧隐患又不需再做外墙保温工程的高层住宅楼技术,和新农村建设节能版“现浇复合墙体(不燃的)结构节能保温一体化”。2015-07-27 09:56: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5373.html -
增量成本逐年下降 绿色建筑发展呈五大趋势
“在工业发达国家,做绿色建筑住宅有非常明确的补贴,中国搞电动汽车有补贴,但是搞绿色住宅、绿色建筑没有什么补贴可言。”日前,关于绿色建筑的补贴情况,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曾这样向媒体抱怨说。2015-07-21 11:05: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5331.html -
台湾50kW以下家用太阳能系统免补线费
为加速推动再生能源发电,台湾电力公司今(17)日公告,一般民众申请家用住宅型屋顶太阳能发电设备时,只要申装容量在50kW以下,即可免收俗称“补线费”的并网工程费。2015-07-20 11:41:2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5324.html -
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可望实现节能建筑物外墙!
欧洲“多功能节能外墙系统改造建筑物”计划(MeeFS)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开发先进的被动式太阳能技术,期望达到让住宅建筑物节省30%的暖气帐单与10%空调成本的目标2015-07-08 11:09:0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5295.html -
山东滨州:向中央取经观察利弊 明年中才分类垃圾
他也释放好消息,为了激励民众通过垃圾源头分类措施将槟州目前每天垃圾处理量减少逾28%的开销再提高,可能会考虑为积极参与的社区及高楼住宅区提供门牌税折扣。2015-06-29 12:11:2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5185.html -
太阳能发电红遍美国 住宅装机量爆发式增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都受到“礼遇”。如今在美国,更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太阳能发电作为其能源供给的首选之项,由此带动了太阳能发电步入全美发电的主流行列。2015-06-19 17:26:0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5096.html -
北京:制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
5月31日,北京市规划委表示已经开始编制《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规程》,预计今年年底前将正式发布。按照规划,北京市今后新建的住宅、办公楼、商场、医院、酒店、旅游区等建筑都要为充电停车区预留充电桩接口,其中居住区应将18%的配建停车位作为电动车停车位;新建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的充电停车位的配建指标计划设定在15%至25%。2015-06-02 08:35:0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4934.html -
曲阜深入推进建筑科技节能
曲阜累计生产新型墙体材料19亿块标砖,累计使用新型墙材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实现节地3200亩,节煤11.7万吨,利废330万吨,有效遏制了粘土砖企业的发展。新建节能建筑竣工101.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4.6万平方米,公建6.7万平方米。2015-05-05 09:30:1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4566.html -
上海 奉贤将继续促进新型节能建材在新建住宅上应用
在上海畅华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辉眼中却全是宝,经过企业流水线处理后,这些在别人眼里的“垃圾”,立马变成了可再利用的新型墙材,不仅无毒无害,而且还具有安全、隔热、隔音、轻质、高强度、施工效率高等众多优点。2015-04-28 08:51:0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4455.html